人民網 >> 理論 >>
季明:把握“為民”、“務實”、“清廉”的精髓要義
2013年07月04日15:5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一個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即在全黨上下展開。這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順應群眾期盼、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舉措。開展好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准確把握“為民”、“務實”、“清廉”的精髓要義。

“為民”,就是要堅持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至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政黨政治的規律來講,任何一個政黨都是社會利益群體的政治代表。政黨隻有很好地代表了這個利益群體,並為其謀取利益,這個社會群體才會支持這個政黨。一切為了群眾,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核心和目的,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立場。堅持為民,就要真正體察群眾願望,關心群眾疾苦,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挂在心上,從人民群眾熱切盼望的具體事情做起,盡心盡力幫助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把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作為工作的重點,千方百計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隻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隻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

“務實”,就是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發揚理論聯系實際之風﹔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發揚密切聯系群眾之風﹔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發揚艱苦奮斗之風。我們黨90多年的歷程充分表明,務實是黨的活力之所在,也是黨和人民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之所在。當前,我國改革和發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大力弘揚務實精神、大興務實之風,十分重要而緊迫。國際國內形勢對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是有利的,但前進道路上還存在種種困難和挑戰。正確認識和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迫切要求我們在全黨大力弘揚務實精神、大興務實之風。務實,是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是每一名黨員干部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必須堅持的科學精神和優良作風。堅持務實,就要以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做事情、干工作,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堅持重實際、察實情、干實事、出實招、鼓實勁、求實效,不圖虛名,不務虛功,扎扎實實地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決策和工作落到實處。

“清廉”,就是要自覺遵守黨章,嚴格執行廉政准則,主動接受監督,自覺淨化朋友圈、社交圈,帶頭約束自己的行為,增強反腐倡廉和拒腐防變自覺性,嚴格規范權力行使,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堅決反對一切消極腐敗現象,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歷史反復証明,一個政權的興亡,往往與吏治清廉與否有著必然的聯系。當前,腐敗問題已經對黨、國家和社會構成了潛在的威脅。腐敗現象根源於剝削階級腐朽沒落的意識形態,它與我黨我軍的性質和宗旨嚴重對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嚴重的破壞性。如果聽任腐敗現象蔓延,我們黨和人民的政權就有可能被葬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這是我們黨的一貫立場。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為我們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堅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設引向深入指明了方向。堅持清廉,就要持續強化法制觀念,提高職業道德水平﹔進一步健全法規制度,形成良好的法制環境﹔切實加強監督,特別是要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樹立起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的良好形象。

“為民”、“務實”、“清廉”三者有著內在聯系。為民是核心,是最終落腳點﹔務實是基礎,是作風的展示﹔清廉是保証,是形象的體現。把握“為民”、“務實”、“清廉”三者之間關系,關鍵是認識上要“清”,思路上要“明”,感情上要“真”,行動上要“實”。

(作者為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責編:趙晶、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