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當前廉政文化建設應著重解決的幾個問題

中共泰安市委黨校 付振河

2013年10月08日09:3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腐敗的深層次重要根源之一是文化問題。今年4月19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對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新一屆黨中央反復強調,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要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廉政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制度建設,新時期我黨要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要有新的建樹,決不可忽視廉政文化建設方面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認識問題。當前,對廉政文化建設存在著許多模糊認識。比如在領導層面,認為廉政文化建設是可有可無的任務,是軟指標,是做“虛功”,耗時長、費力大,不比辦個企業、上個項目能立竿見影,很難產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熱衷於標新立異,追趕時髦,搞一些不切實際的表面工作,為自己臉上貼金,進而為自己的仕途升遷打下基礎。在干部層面,認為廉政文化教育的對象應是領導干部,自己無職無權,既不掌權,也不管錢,更不管人,想腐敗也不可能,沒有腐敗的條件,是“領導生病,給群眾吃藥打針”。在群眾層面,對廉政文化建設的理念比較模糊,認為廉政文化建設是防止領導和機關干部出問題,跟普通群眾沒多大關系,自覺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主動性不高,認為廉政文化建設就是開展上上黨課、做做報告、樹樹典型等,完全是形式主義,參與和推動廉政文化建設的熱情不高。

二是體制問題。廉政文化建設涉及到方方面面,但當前基層廉政文化建設普遍存在著紀檢監察機關“一肩挑”的問題,不能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難以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主要原因﹔一是缺乏有力的領導體制。目前廉政文化建設大多處於“自發”階段,一些黨委、政府還沒有真正將廉政文化建設納入工作議事日程,各地開展與否、層次高低、力度大小基本取決於黨委、政府以及紀委領導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組織化程度偏低。二是缺乏有序的工作機制。雖然各地普遍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等機構,明確了相關部門的職責與分工,但由於缺乏必要的約束機制,一些職能部門往往是被動應付,沒有紀委的督促,就很少主動去抓各自承擔的廉政文化建設工作。很多情況下處於紀委“單打鼓、獨劃船”的尷尬狀態。三是缺乏有效的保障機制。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光靠紀委一家成不了氣候,需要人力、物力特別是財力的保障。但廉政文化建設經費投入嚴重不足,這既不利於紀委工作,又影響了廉政文化建設的有序推進。

三是方式問題。當前,在一些基層地方和單位廉政文化建設普遍存在著“四多四少”現象:即會上強調的多,會后抓落實的少﹔突擊性開展工作的多,有計劃、有組織開展工作的少﹔臨時性抓的多,長期抓、抓長期的少﹔可用資源多,真正佔領的陣地少。不少地方廉政文化建設往往是記在紙上、貼在牆上、停留在口頭上、落實在會議上。表現形式多是標語加口號,再播放一下廉政警世教育片,很多活動只是給傳統文化活動貼上“廉政標簽”,真正廉政文化“含金量”太低。內容形式不夠豐富。總體上還存在著內容雷同、形式單一的狀況,不能滿足不同層次群體的需要,缺乏生動活潑和群眾喜聞樂見的素材與活動形式。廉政文化產品創作乏力,切合本地實際,並具有感染力的廉政文化作品較少,尤其是群眾易學、易記、易傳、富有滲透力的廉政文化歌曲、民謠、格言、對聯、順口溜等的創作顯得乏力。內容上缺乏針對性,“拿來主義”嚴重,照搬照抄,與本地方、本單位實際情況脫節,不能充分考慮受眾的接受程度,缺少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廉政文化處於社會文化邊緣化地位。

四是范圍問題。廉政文化隻有走進千家萬戶,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目前,在廉政文化建設中往往注重強調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廉潔從政教育,採取的廉政教育措施,如推行“一把手”講廉政黨課,廉政談話、警示教育等,從廉潔自律的角度考慮的多,重在教育機關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多,而針對普通黨員、一般干部和廣大群眾開展廣泛廉潔教育的比較少,社區居民、學校、企業的廉政文化建設基本上處於邊緣地帶,許多社區居民、學校師生、農村黨員干部及群眾、企業員工、個體私營企業負責人等平時很少接觸廉政文化,更談不上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和熏陶。另外,廉政文化開展面還不夠廣,重點單位開展活動較好,個別單位廉政文化仍然存在空白點。在農村,土地法、人口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的宣傳欄、標語隨處可見,有關廉政文化教育的宣傳欄較少。

五是產品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廉政題材文藝作品少。相對於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廉政文化產品仍顯得太少,尤其是群眾易學、易記、易傳、富有滲透力的廉政文化教育歌曲、民謠、格言、廣告、對聯、標語、警句等的創作顯得乏力。二是文化市場份額少。書店、圖書館、閱覽室、音像制品店是文化氛圍最濃的地方,但這些文化場所屬於廉政文化教育的書籍、報刊、影碟十分稀少,有的文化場所甚至沒有。三是主流媒體傳播少。電視作為主流媒體之一,理應成為廉政文化宣傳的主陣地,但目前地方有線電視台為了追求收視率,熱播商品廣告和愛情片、武打片,廉政文化教育廣告和影視劇仍然偏少。缺少主流媒體的支持,導致腐敗文化比廉政文化流行更快更廣。

針對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今后在廉政文化建設上要做到“三著力三創新”:

“三著力”:

著力加強組織領導。一是要充分認識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提高建設好廉政文化的自覺性。堅持黨委統一領導,紀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各展所長,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上下聯動,形成發揮整體合力的工作機制。建立廉政文化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其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工作目標任務和具體職責。做到“四個納入”,即把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學習計劃,納入黨員干部教育的總體部署,納入黨員干部培訓教育的必備內容,納入對干部的培養、選拔、管理、獎懲等各個環節。二是要制定廉政文化建設規劃。針對不同的群體,制定廉政文化建設規劃,對廉政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基本形式等作出具體安排。三是要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研究。廣泛吸納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機關干部和市民群眾加入到廉政文化研究行列中來,開展多層次,多角度,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理論研討活動,探索廉政文化活動規律,總結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經驗,形成針對性強的理論,以指導新的實踐。

著力加強從政道德建設。加強從政道德建設,是構建中國特色廉政文化的核心。首先,要抓好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的廉潔從政教育,增強廉政文化意識,培養黨員干部高尚的情趣,抵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形成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費方式。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培養良好的從政道德品質,正確對待權力、地位和自身利益,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和地位觀。其次,要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法制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廉政文化建設的科技含量,將廉潔奉公、遵紀守法列入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不斷擴大廉政道德教育的滲透力和覆蓋面。三是要積極構建與大、中、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相適應的廉潔教育體系,引導廣大青少年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增強反腐倡廉意識。

著力加強廉政文化載體建設。一是要大力加強陣地建設。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從各地實際出發,規劃、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設施。充分利用這些陣地集中組織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方法靈活、形式多樣的廉政文化活動,通過多途徑、多渠道和多手段,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廉政文化建設。二是要充分發揮媒介的作用。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方針政策和重大成果,宣傳反腐敗斗爭的形勢,宣傳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在互聯網上開辟和鞏固廉政文化陣地,讓網絡成為人們獲取廉政知識和信息的重要窗口,成為人民群眾參與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陣地。三是要大力發展廉政文化事業。制定政策,鼓勵文藝工作者依托傳統文化資源和現實反腐敗題材,精心創作廉政文化作品,繁榮廉政文藝創作﹔整合資源,有效地利用影劇院、美術館、展覽館、圖書館、文化宮等文化設施,充分發揮其作用,不斷繁榮廉政文化市場﹔建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用歷史廉政名人、現代廉政楷模來引導和激勵干部群眾﹔加大對文化市場的執法監督力度,堅決鏟除腐朽文化滋生的土壤和環境。

“二創新”:

要創新廉政文化建設方式方法。一是要創新工作思路,力求針對性。堅持以廉政文化“六進”活動為載體,確定有針對性的廉政文化建設主題,注重人性化,講求實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增強說服力、感染力,不斷創作新的具有較強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廉政文藝作品,為廉政文化建設、組織廉政文化活動提供豐富的源泉。二是要創新教育內容,力求通俗性。不僅要把廉政文化內容融入到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中,而且要結合實際,立足現在,積極探索,選擇群眾參與度高、易於接受的內容,及時總結提煉勤政先進典型、先進事跡,發揮示范作用,倡導尊廉崇廉社會風尚,營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圍。三是要創新活動形式,力求生動性。全力打造鮮活生動的大眾文化,做到形式生動活潑、靈活多樣。如制作廉政公益廣告、舉辦廉政歌曲演唱會、放映廉政電影、征集廉政書畫作品、編發廉政短信等活動形式,豐富廣大干部和群眾的文化生活,增強反腐倡廉教育的滲透力和親和力,促進廣大干部從自身做起,潔身自愛、廉潔奉公。

要創新完善廉政文化體制機制。一是要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建立以財政撥款、企事業單位自籌、社會各方面贊助的廉政文化建設專項投資基金。各級政府每年應列出一定的財政專項資金,專門用於廉政文化建設,鼓勵、支持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活動。不斷擴大廉政文化建設資金的籌措渠道,注意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探索以文養文、市場化運作等途徑,促進廉政文化建的健康發展。二是建立健全考評機制。把廉政文化工作納入黨的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設的目標管理、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實行雙項管理、量化考核,促使廉政文化建設走上正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三是要營造廉政文化氛圍。在反腐敗斗爭中,特別是黨員干部追求積極健康的文化時尚,建立廉政文化氛圍是預防腐敗的有力保護屏障,形成“不願腐敗”、“不能腐敗”、“不敢腐敗”的氛圍,使反腐敗斗爭具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更淨化的社會風貌,開拓中國廉政文化反腐敗斗爭的新局面。

作者簡介:男,1970年12月出生,山東省肥城市人,副教授,研究生學歷,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學等。工作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委黨校科研處、副主任,郵箱:fzh3099@163.com,電話:18660867339。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問題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