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文化改革建設蓬蓬勃勃。在紅紅火火的文化改革發展中,有三個關鍵詞是始終貫穿其中的,也是始終不能忽略的。
一是文化覆蓋。我們要建設的是共建共享的社會。共建共享,包括物質上的共建共享,也包括文化上的共建共享。人們在解決溫飽后,在企盼物質生活質量提升的同時,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把文化覆蓋到每一個人、每一個群體,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當前面臨的一個艱巨任務。在文化公平地覆蓋上,有“三個不夠”:服務網絡不夠健全,服務內容不夠豐富,服務保障不夠完善。特別是存在不均衡問題,從地區說,城鄉享有文化服務不均衡,農村享有的文化服務明顯低於城市﹔東中西部享有文化的不均衡,中西部享有的文化服務明顯低於東部。從人群說,農民工群體的文化服務享有非常低,有的連基本的聽廣播看電視、讀書看報的服務都沒有享受到。解決文化覆蓋的問題,根本的是建設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保証人民群眾享受基本文化權益。
二是文化塑造。文化的基本功能,就是管世道人心。管世道,就是塑造社會文明,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管人心,就是塑造人們心靈,不斷提升人們的素質。文化是人化,也是化人。所謂文化,就是要用文明化成天下,化成人心。正是有了這個獨特的功能,文化才具有不可替代性,才有不同於經濟和物質的特殊性。對於文化的這個基本功能,千萬不能忽略,千萬不能淡化。文化產品有經濟價值,有商品屬性。但文化的更根本屬性在於其教化功能。文化產品首先姓“文”,如果一旦失去所賦有的精神內容,文化產品就會失去靈魂。經濟價值是有形的,是當前的,是利己的﹔教化功能是無形的,是長遠的,是利他的。發展文化,不能在經濟價值上迷失,圖一時之利、一己之利,要社會至上、他人至上。
三是文化競爭。文化要發揮教化功能,必須有傳播。如果說內容是軟實力,傳播就是硬實力。或者說是魂與體的關系,有體沒魂,無以傳播﹔有魂無體,無法傳播。文化競爭,有硬實力的競爭。我們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使我們的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迅速發展壯大。要使文化產業迅速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就是要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到5%以上。現在文化產業增加值隻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不到3%。所以要實現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文化競爭,不僅是硬實力的競爭,還要靠軟實力的競爭,而且可以說,更根本的是軟實力的競爭,或者說是內容的競爭。文化的傳播力,決定於文化的內容。內容空泛,乏善可陳,再強大的傳播渠道也難以支撐。內容為王、創意至上,永遠是文化競爭的根本。
這三個關鍵詞,在文化改革發展中十分重要,也是我們要牢牢把握的。
相關專題 |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