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學者專欄
分享

虎踞龍盤今勝昔

——毛澤東與辛棄疾

汪建新

2023年01月09日16:43    

辛棄疾(1140—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人。22歲參加抗金義軍,南歸后任江陰簽判、建康府通判,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年歷任荊州南路、江南西路安撫使,罷任后閑居江西上饒的帶湖。紹熙間一度出任福建提點刑獄和安撫使。嘉泰三年(1203)起知紹興府,改知鎮江府,開禧二年(1206)任兵部侍郎。曾上書力陳抗金復國方略,致遭當權者之忌。落職后長期過著閑居生活,抑郁而終。其詞豪邁悲壯、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情懷,與蘇軾並稱“蘇辛”。著有《稼軒詞》《稼軒長短句》,存詞629首,對當時及以后都有極大的影響。毛澤東對辛棄疾十分仰慕,圈畫了辛棄疾的大量詞作,並贊不絕口。毛澤東時常吟誦和引用辛詞,在自己的創作中也頻繁借鑒和點化辛詞,吸取其創作經驗,在新的時代將詞的創作推向了新的藝術高峰。

閱讀辛詞:圈畫的作品最多

毛澤東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推崇辛棄疾。他在湖南第一師范讀書時,常與同學一起去尋訪長沙一帶歷史名人的遺跡,曾探訪了辛棄疾在湖南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時組建“飛虎軍”練兵的“飛虎營”遺址。

在歷代詞人中,毛澤東圈畫最多的是辛棄疾的詞。在張貽玖整理的《毛澤東評點、圈閱過的中國古典詩詞目錄》中,辛棄疾的詞有98首之多。在四卷本《稼軒長短句》每冊封面上,他都用粗重的紅鉛筆畫著讀過的圈記,有60多首的標題上畫了圈記,書中用黑、紅兩色鉛筆畫著圈、點、曲線。從圈畫的不同筆記判斷,這部書可能是他在不同時期內陸續讀完的。在他經常翻閱的幾部《詞綜》裡,對辛棄疾的詞也是反復圈畫。

辛棄疾早年組織過抗金義軍,矢志收復中原山河,終不能展其宏願,郁郁終生。滿腔悲憤,都寄之於詞,悲歌慷慨,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他的詞,有相當數量是抒發對往昔戰斗生活的懷念和壯志難酬的苦悶。這類詞,是毛澤東最喜愛、圈畫得最多的部分。

辛棄疾有兩首著名的“京口北固亭懷古”,一首是《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另一首是《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京口在今江蘇鎮江東北,曾是三國時吳國孫權建都的地方。北固亭在鎮江北面、長江邊上的北固山上。南朝宋武帝劉裕也曾在京口起事,率兵北伐,戰勝匈奴。但宋武帝的兒子宋文帝任用紙上談兵的王玄謨,倉促出兵伐魏,結果慘敗。辛棄疾登臨京口北固亭,緬懷千古,心潮起伏,借景抒情。他通過贊揚孫權的武功,宋武帝戰勝北方敵人的氣魄,諷刺當朝軟弱苟安,屈辱投降的可恥﹔又通過魏文帝用人不當導致兵敗的教訓,暗示對當朝宰相韓侂冑草率伐金的做法懷有隱憂,抒發自己收復中原的理想,老驥伏櫪、雄心不已的斗志。

明代楊慎稱贊《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毛澤東對這兩首詞都非常喜愛,多次圈畫。1957年3月20日,毛澤東由南京飛往上海,飛越鎮江上空時,毛澤東觸景生情,書寫了《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寫完后,又向隨行工作人員仔細作解釋,說其中的“不盡長江滾滾流”是借用杜甫的句子,“生子當如孫仲謀”是借引曹操的言語。

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父賦壯詞以寄之》氣勢豪邁激越。陳同父,即陳亮,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也是辛棄疾志同道合的密友,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卻三度被誣入獄。辛棄疾在夢中壯懷激烈,空有悲切,無限感慨: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梁啟超評論此詞說:“無限感慨,哀同父,亦自哀也。”毛澤東對這首詞至少圈畫兩遍以上。在一本《詞綜》裡,他在這首詞的天頭上畫著一個大圈,還在中間加了一個點。

辛棄疾的《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上闋寫昔年征戰,下闋寫無奈退隱,感情矛盾復雜: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稿血污,風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毛澤東對這首詞至少圈畫過兩遍,標題的天頭上畫著大的圈記。《詞綜》裡,這首詞“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一句的“艦”字錯印為“檻”,毛澤東還細心地把“檻”改正為“艦”。

辛棄疾作品不獨以豪壯奔放見長,也不乏描寫細膩感情的抒情寫景之作。這類詞或秾麗綿密,或含蓄蘊藉,或率真質朴,其嫵媚清幽之處,亦遠勝其他詞人。對這類抒情作品,毛澤東也很愛讀,圈畫過不少。如《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這首詞詠中秋月,想象奇特,意象豐富,別開生面,優美動人。毛澤東至少圈畫過兩遍,在書的天頭上畫著大圈,並手書過此詞。

20世紀70年代以后,毛澤東身體日漸衰弱。他常常借助辛詞,抒發內心萬般思緒。1975年在杭州,毛澤東時常對身邊工作人員吟誦《破陣子·為陳同父賦壯詞以寄之》。同年在北京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解釋自己的《水調歌頭·游泳》,因講到孫權,又念了《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的兩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他隨口將“生子當如孫仲謀”一句作了發揮,又讓葉劍英替他背誦這首詞。1974至1975年,毛澤東患眼疾,無法閱讀,有關部門為他錄制了配樂古詩詞,其中就有《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

評說辛詞:有不可一世之慨

辛詞內容廣博,思力敏銳,筆力峭健,氣格豪壯。現代詞評家繆鉞在《詩詞散論》中評論道:“稼軒雖雄姿英發,虎視龍驤,而其內心則蘊含一種細美之情感,此其天稟特異之處。蓋無細美之情感,則不能深得詞體之妙,而無英發之雄姿,則又不能具碧海擎鯨之力量以開拓詞之境域。二者相合,遂成奇跡。稼軒喜作壯詞,而常能蘊含淒美之境者,其故在此。”人們把辛棄疾當作豪放詞風的典型代表。清代詩人楊士禛在《花草蒙拾》中說:“詞派有二,一曰婉約,一曰豪放。仆謂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唯幼安稱首。”易安即李清照,幼安為辛棄疾。

公木在《毛澤東詩詞鑒賞》一書“代序言”《繼承·借鑒·創新》中寫道:毛澤東說過辛棄疾的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慨”。這既是對辛棄疾的高度評價,也是對辛詞豪放風格的准確概括。公木沒有具體說明毛澤東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說的此話,“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慨”出自《四庫總目提要》:“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慨,於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特起,能於翦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迄今不廢。”毛澤東對辛棄疾的直接評論並不多見,但他飽讀詩書,用《四庫總目提要》的這一評語來表明自己對辛棄疾的評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相比於其他古代詩人而言,毛澤東頻繁引用辛棄疾詩句並加以借題發揮的例子,不是很多,但也還是找到一些珍聞逸事。1947年,毛澤東轉戰陝北期間,有一天天氣很熱,戰士們連著翻越五座山頭,大家都很疲憊,口渴難耐。當走到幾株小樹的地方休息時,一陣微風吹來,大家頓感神清氣爽。毛澤東精神煥發地笑著說:“這裡好,這裡好,‘山路風來草木香’啊!”大家立即被他引用的詞句所振奮,忘記了疲勞和干渴。1947年夏,在陝北沙家店戰斗前夕的一次行軍中,一停下來,毛澤東便坐在大樹下,取出一本隨身攜帶的唐宋詩詞朗讀起來。當讀到辛詞中“山路風來草木香”這一佳句時,他給隨行人員講解其中的意境,並鼓勵大家不僅要學會打仗,還要學習理論和文化,這樣,人才會聰明。

“山路風來草木香”一句,出自辛棄疾《定風波·用藥名招婺源馬荀仲游雨岩,馬善醫》:

山路風來草木香。雨余涼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堤防風月費遍章。

孤負尋常山簡醉,獨自。故應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誰伴?隻甘鬆竹共淒涼。

這是辛棄疾的一首嵌藥名的詞作,嵌有木香、禹余糧、石膏、防風等多種中藥名,敘寫游雨岩的心緒。首句“山路風來草木香”,描寫清風吹送、草木飄香的自然美景。毛澤東在艱苦行軍中,用這一佳句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說明他善於運用古典詩詞做思想政治工作。

毛澤東還曾引用辛詞進行哲學思考。1964年8月24日,毛澤東同北京大學副校長周培源、中共中央宣傳部科學處處長、國家科委副主任於光遠進行的《關於人的認識問題》的談話中指出:“事物在運動中,地球繞太陽轉,自轉成日,公轉成年。哥白尼的時代,在歐洲隻有幾個人相信哥白尼的學說,例如伽利略、開普敦,在中國一個人也沒有。不過宋朝辛棄疾寫的一首詞裡說,當月亮從我們這裡落下去的時候,它照亮著別的地方。晉朝的張華在他的一首詩裡也寫到‘太儀斡運,天回地游’。”

毛澤東提到的辛棄疾的這首詞,是《木蘭花慢·可憐今昔月》。詞前有一個小序:“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詩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其詞曰: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裡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這首詞仿屈原《天問》賦“送月”,整首詞都是對月發問。上闋寫月亮從天空降落。中秋明月悠悠飛去,將飛向何方?是否進入另一個世界,在那裡從東方剛剛升起。也許你飛往天外無垠宇宙,長風吹動你照臨人間,送來中秋佳節。高空明月,飛躍中天,是誰把它系住不墜?嫦娥奔月獨居,離棄丈夫不嫁,是誰把她羈留住的?下闋寫月亮從海底經過。不知道問誰才能弄清楚,令人恍惚。隻怕你要遭到萬丈長鯨的瘋狂沖撞,月宮中的瓊樓玉宇豈不要倒塌?蝦蟆本來就會水,進入海裡沒有妨礙。可是那不識水性的玉兔怎麼能劈波斬浪,安然通過?如果上述這一切都使明月完整無缺,那月亮又如何會變成彎鉤?這首詞充滿神話色彩,充滿浪漫想象。

毛澤東說,辛棄疾在詞裡說“當月亮從我們這裡落下去的時候,它照亮著別的地方”,正如哥白尼地球繞太陽轉一樣。辛棄疾發揮想象,看到月亮由東方升起,自西落下,猜測地球是圓的,月亮繞地球旋轉,這在天文學史上是個佳話。毛澤東讀辛詞,除了藝術欣賞外,還從哲學家和思想家的立場上特別留意到其中的科學思想,認為辛詞和張華《勵志詩》中的“太儀斡運,天回地游”都包含著地圓的意思。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講到這首詞時說:“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其意與毛澤東的話相近。

繼承辛詞:巧妙借鑒點化

毛澤東善於向古人學習,從中國古代優秀作家的文學作品中,借鑒表現技巧並點化古人名作中的成句,來豐富自己詩詞的表現內容,提高詩詞的創作藝術水平。毛澤東特別欣賞辛棄疾,大量閱讀辛詞,並注意從辛詞中學習創作經驗,汲取藝術營養。詩詞創作明顯受到辛棄疾詞的深刻影響。

1929年10月,毛澤東在閩西上杭城的臨江樓養病期間,他教賀子珍學詩。他首先抄了一首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抄畢,毛澤東又逐字進行講解,使賀子珍很快理解了這首詞的意思,增加了學習興趣。“丑奴兒”,是這首詞的詞牌,又名丑奴兒令、採桑子、採桑子令、羅敷媚、羅敷歌、羅敷媚嵌、羅敷令、伴登臨、忍淚吟、苗兒秀、醉夢迷等等。毛澤東於1929年10月創作了《採桑子·重陽》一詞,當和辛棄疾的這首作品存在某種因果關系。

毛澤東多次在詩詞中引用、化用辛棄疾的詩句,或者效仿辛詞的句式。毛詞《賀新郎·別友》有“揮手從茲去,更那堪淒然相向,苦情重訴”﹔辛詞《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有“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毛詞顯然採用了辛詞“……更那堪……”的句式。毛詞《賀新郎·別友》“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一句,辛詞《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有“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南鄉子·舟中記夢》有“別后兩眉間,欲說還休夢已闌”,毛詞似乎借鑒了辛詞“欲×還×”的句式,來表達深沉細膩的復雜感情。

毛詞《念奴嬌·昆侖》“安得倚天抽寶劍”,可能是化用了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倚天萬裡須長劍”。宋玉《大言賦》有“長劍耿介倚天之外”之句,因有“倚天劍”之說。毛詞“倚天抽寶劍”的形象,可能受到辛詞“倚天須長劍”的啟發。毛詩《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虎踞龍盤今勝昔”,頗似辛詞《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虎踞龍蟠何處是”句。“虎踞龍盤”即“虎踞龍蟠”,源自《金陵圖經》所載諸葛亮的話:“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毛澤東點化辛詞,寫出了古都南京的滄桑巨變。毛詞《七律二首·送瘟神》“華佗無奈小虫何”,化用辛詞《定風波·席上送范先之游建康》“人生無奈別離何”,二者之間句意的關聯非常明顯。毛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辛詞《念奴嬌·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韻》“溪南酒賤,光陰隻在彈指”。佛經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兩詞均用“彈指”喻指時間短暫。

毛澤東還善於在整體上把握和繼承辛詞的表現技巧。《沁園春·雪》下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辛詞《沁園春·答楊世長》:“詩壇千丈崔嵬,更有筆如山墨作溪。看君才未數,曹劉敵手﹔風騷合受,屈宋降旗。誰識相如,平生自許:慷慨須乘駟馬歸。長安路,問垂虹千柱,何處曾題?”兩首詞都以“沁園春”為詞牌。辛詞一連舉出五位文學名家,即曹植、劉楨、屈原、宋玉、司馬相如,來稱贊楊世長的詩歌成就。而毛澤東也列舉五位帝王,即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以及元太祖成吉思汗,強調他們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

辛詞《沁園春·靈山齊庵賦,時筑偃湖未成》“疊嶂西馳,萬馬回旋,眾山欲東”,將重巒疊嶂的靜態群山比喻成萬馬回旋奔馳,且有“欲東”之勢,描繪出群山不可羈勒的氣勢。而毛詞《沁園春·雪》“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將群山比喻成銀蛇舞動,把秦晉高原比擬成白象飛馳,它們甚至想要與蒼天比試高低。

而毛澤東詩詞受辛詞影響最深的,還是辛棄疾胸中充盈的愛國主義熱忱和辛詞中洋溢的豪放派詞風。辛棄疾一生為抗擊金兵、收復中原而不懈追求,毛澤東則為中國人民的翻身解放和自由幸福而奮斗終生。他們的作品都充滿了對“英雄”“好漢”“男兒”“風流人物”的禮贊,都表現出建功立業、重整乾坤的理想抱負。如辛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的“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滿江紅·倦客新豐》“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而毛澤東詞中的“何以報仇?在我學子!”“天兵怒氣沖霄漢”“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鐘山風雨起倉皇,百萬雄師過大江”“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當然,毛澤東和辛棄疾所處的時代不同,所胸懷的抱負不同,所承擔的歷史使命不同,對其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所吟詠的對象、所抒發的情感,不能進行簡單的比較和畫等號。

(來源:《黨史文苑》,2022年第12期)

點擊查看“毛澤東與古代詩人”系列其他文章:

屈子當年賦楚騷——毛澤東與屈原

東臨碣石有遺篇——毛澤東與曹操

年年后浪推前浪——毛澤東與王勃

我欲因之夢遼闊——毛澤東與李白

狂飆為我從天落——毛澤東與杜甫

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毛澤東與劉禹錫

相逢何必曾相識——毛澤東與白居易

一唱雄雞天下白——毛澤東與李賀

心有靈犀一點通——毛澤東與李商隱

橫看成領側成峰——毛澤東與蘇軾

待到山花爛漫時——毛澤東與陸游

(責編:代曉靈、秦華)
相關專題
· 汪建新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