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愛智求知需扎根現實

張亮

2025年02月10日08:3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愛智求知需扎根現實

哲學是愛智求知的學問,千百年來引無數有識之士“競折腰”。但當下的哲學界有點“煩”:時常被問哲學何用卻難以盡答,不得不亮出“無用之用”箴言,讓問者悻悻然離去﹔新一輪全球文科危機剛剛來襲,就在哲學界忙於捍衛文科、捍衛哲學之際,DeepSeek來了,並酷評哲學界正遭遇信用危機。問題出在哪兒?是社會大眾不愛智慧不想求知?肯定不是。問題在於我們踐行哲學的方式走偏了:以學術之名脫離現實,使哲學從人民的“現世的智慧”蛻化為象牙塔裡的“本真的行話”。

今天應當如何愛智求知?馬克思給我們的教誨是:愛智求知需扎根現實。

首先,愛智求知要扎根自己的時代。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愛智求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是作為時代產兒的主體,站在自己的時代之中,傾聽、把握、述說自己時代的聲音。馬克思為什麼能夠成就其偉大?歸根結底在於他走進自己時代的深處,發現工業和資本是這個時代的本質性力量,蓬勃興起的自然科學、政治經濟學等則是對這種時代精神的最直接表達,從而在繼承前人優秀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實現對時代精神的科學代言。“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馬克思之后的哲學史反復証明,隻有那些能夠扎根自己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者,才能求得真知,科學地解釋世界,進而“轉識成智”,革命地改造世界。今天的哲學工作者們生於學院之中,舒適的學院猶如一間玻璃房子,使我們對時代隻可眼觀不能觸摸更不用說扎根了。不走出這間玻璃房子,自以為在愛智求知的我們不過是在以另一種方式“凌駕”、“超出”時代,而在黑格爾看來,“妄想一種哲學可以超出它那個時代,這與妄想個人可以跳出他的時代,跳出羅陀斯島,是同樣愚蠢的”。

其次,愛智求知要面向時代的真問題。馬克思認為,哲學探索“主要的困難不是答案,而是問題”。愛智求知必須從真問題開始:一則“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提出真問題和扎根時代是統一的﹔二則“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語),提出新問題尤其是新的真問題,需要更多的創造力,這也標志著愛智求知的真正進步﹔三則愛智求知的主體隻有從真問題開始,才能讓有涯的人生在追求無涯的智慧和真知時不至於徒勞無功,否則“殆已”!馬克思的一個偉大成就是“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這一偉大成就的取得源於馬克思提出了一個新的、具有根本性的真問題,即支配資本主義社會剩余價值生產與再生產的秘密何在,從而使原先“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的研究豁然開朗起來。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能夠達到今天的思想高度,就在於一代代馬克思主義者不斷提出並解決了屬於自己時代的真問題。今天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哲學工作者能否不辜負這個時代,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能夠面向這個時代發現並提出重大而緊迫的真問題。

再次,愛智求知要走出哲學學科的故步自封。馬克思雖是哲學“科班”出身,但在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后,就致力於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進行政治經濟學研究,走出了政治經濟學批判這條新路,以非哲學的方式發展了哲學。馬克思為什麼要超越哲學、走“哲學和社會科學的聯盟”道路?原因並不復雜:簡單的問題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復雜的問題則用與之相匹配的復雜方法解決﹔進入現代社會后,社會現象日益復雜,已不再能夠依靠單一學科單打獨斗來解決,必須走跨學科的協同創新道路。今天的社會比19世紀更巨型更復雜,但哲學工作者依舊習慣於躲在哲學學科的螺螄殼裡,固執地用古舊的哲學小錘去敲打全新的社會巨象:無論是區塊鏈、元宇宙還是人工智能,通通適用異化批判理論,得出的批判結論和應對策略自然大同小異——如此愛智求知怎麼可能讓社會大眾有感?!我們需要像馬克思那樣,勇敢地走出哲學的自我封閉狀態,在哲學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自由聯盟中,以符合事物本性的方式去愛智求知。

最后,愛智求知要有話好好說。愛智求知是“成人達己”與“成己為人”的統一,落到最后都要說給他人聽,希望他人聽得懂、聽得進、能踐行。《共產黨宣言》為什麼能取得“改變世界”的巨大成功?說到底,是因為馬克思深深地知道,理論如果不能被群眾掌握,就可能迅速被人遺忘。理論要想被群眾掌握,就要找到符合群眾需要、能夠打動群眾心靈的形式。如今,有的哲學工作者喜歡長篇闊論,論著冗長拖沓,讓人不知所雲﹔有的喜歡生造概念、頻發新論,“語不驚人死不休”﹔有的照搬照套西式語法,文字佶屈聱牙,讓人難以卒讀。如果我們的話連同行專家讀來都感到費勁,普通大眾怎麼可能入腦入心入行?我們需要來一場“走轉改”,以便有話好好說,講好中國的哲學故事。

(作者:張亮,系南京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