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光明論壇】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胡志平 袁鳳欣

2025年03月25日08:2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光明論壇】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光明論壇】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強調,“辦好老百姓的事,關鍵在於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搞好鄉村治理”。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的主心骨、領頭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僅是夯實黨的執政根基的必然要求,更能夠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強化支部政治引領,筑牢鄉村振興“主陣地”。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必須強化黨支部的政治引領作用,突出政治功能,切實發揮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重要職責。要發揮好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必須創新黨建融合機制,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有效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涉及產業升級、生態保護、社會治理等多個方面,政策體系復雜、任務艱巨。隻有通過農村基層黨支部的組織和推動,才能確保政策不變形、不走樣,真正落到田間地頭。其中,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是貫徹落實黨的決策部署的直接執行者和實踐者。因此,要充分激活農村黨員的先鋒力量,讓黨員成為推動鄉村發展的“生力軍”。例如,浙江安吉余村通過建立“黨員聯戶”制度,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村規民約,把分散的耕地集中起來,發展有機蔬菜種植和生態養殖,打造現代農業園區,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經濟價值。這種模式不僅整合了土地資源,還促進了農業產業的規模化和現代化發展。

統籌各方資源,形成發展合力。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主動統籌各類資源要素,打破土地、資金、人才等發展要素的流動壁壘,推動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基礎。在此基礎上,需構建鄉村發展的長效“造血”機制,引導資源下鄉,增強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例如,上海金山廊下鎮,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為契機,按照村庄和產業布局,鼓勵群眾向鎮區集中,同時引導田、林、水進一步集中連片,提升田園風貌。通過這種土地資源整合,優化了鄉村空間布局,為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創造了條件。

創新黨建融合機制,繪就鄉村振興“同心圓”。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須把基層黨建與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公共服務等深度結合,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多方聯動的“同心圓”,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例如,構建“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引導農民發展特色種養殖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興產業,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組織優勢,促進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與小農戶之間的聯動,推動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形成“黨組織引領、市場主體運營、農民廣泛參與”的產業發展格局。推動“黨建+公共服務”模式,整合政府、社會、市場資源,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改善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同時,依托信息化技術,推動“智慧鄉村”建設,通過數字政務、鄉村電商、遠程醫療等手段,讓人們享受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

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離不開堅強的組織引領和廣泛的群眾參與。基層黨組織要充分激發農村群眾的積極性,讓人們願意主動參與、積極作為,將鄉村振興的動力從外部推動轉變為內部驅動,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推動鄉村振興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真正實現“村庄有活力、產業有支撐、農民有奔頭”。例如,可以建立合理的物質激勵機制,讓農民在參與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等過程中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可以通過評選“最美農民”“鄉村之星”等榮譽稱號,舉辦農民豐收節等活動,增強農民的榮譽感和自豪感﹔還可以組織農民開展文藝演出、體育比賽、民俗活動等,讓農民在參與中感受快樂,增強對鄉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鄉村振興的歷史進程中,農村基層黨組織猶如一座座堅實的堡壘,肩負著凝聚民心、引領發展、維護穩定的重要使命。未來,我們當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作用,以黨建引領凝聚各方力量,匯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磅礡偉力,推動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作者:胡志平、袁鳳欣,分別系華東政法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