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月永
2025年03月31日08:48 來源:學習時報
政德,即政治道德,在本質上是一種權力道德,根本在於規范公共權力的運行,是為官從政者德行的綜合反映,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堅持的道德操守,也是領導干部的立身之本、從政之基、成事之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作出重要論述。深入學習領會這些重要論述,有利於領導干部涵養政治品格,堅守從政道德規范,更好地擔負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強調,要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和選任辦法,既重能力又重品行,既重政績又重政德。干部考核評價和選任不能隻重政績,不重政德。政德是干部考核評價和選任的“生命線”,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隻有把政德作為干部考核評價和選任的“壓艙石”,讓品德端正有政績的干部受到褒獎和重用,才能發揮出干部考核評價和選任辦法的激勵引導和助推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干部擔當作為的內生動力,營造干部隊伍見賢思齊的良好政治生態。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和選任辦法是領導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的內在要求,有利於建立系統完備、科學規范、有效管用的干部考核評價和選任體系,有利於全面提高黨的組織建設的科學化水平。新時代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和選任辦法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引導黨員干部堅持人民立場,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政德塑造干部好形象,使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多謀群眾之利、多解群眾之憂、多系群眾之情,用實干實績贏得民心、靠擔當作為贏得政聲,讓群眾“口碑”成為檢驗干部政德的“豐碑”。
2018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領導干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道德建設不可輕視,對於領導干部而言道德建設更是不可小覷。古人雲:“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可見,政德具有引領性,在整個社會道德建設中發揮著風向標的引領作用。對於領導干部而言,政德不僅要“講”,更要“立”。這不僅是對傳統政德思想的現代提煉,更是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價值坐標,還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三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構成了立政德的有機整體,其中明大德是從政之基,領導干部要鑄牢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守公德是為官之要,領導干部要切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嚴私德是立身之本,領導干部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人民,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爭當新時代挺膺擔當的奮斗者。
2018年7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教育引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筑牢信仰之基,加強政德修養、打牢從政之基,嚴守紀律規矩、夯實廉政之基,健全基本知識體系、強化能力之基。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領導干部加強政德修養尤為迫切和必要。政德修養是贏得黨心民心、贏得群眾支持擁護的重要法寶,是加強領導干部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打牢從政之基的內在要求。加強政德修養是由我們黨的性質所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但離實現共產主義的崇高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前仍需加強政德修養。加強政德修養是領導干部成長的必由之路,要變成一個成熟的、老練的、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黨的建設規律的改革家和實干派,就要經過淬煉和修養。加強政德修養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內在要求,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以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保持革命斗志,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要加強領導干部的政德修養,使之追求高尚道德情操,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
2019年7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抓好紀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風教育,深化以案為鑒、以案促改,引導黨員、干部正確處理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監督、職權和特權、原則和感情的關系,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領導干部的政治道德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后天教育中逐漸形成的。中國共產黨一直重視教育理論,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中,思想教育起到了統一思想、凝聚民心、提高認識、引領行動的重要作用。新時代抓好政德教育不僅是加強政德修養的內在要求,而且是協同抓好紀律教育和家風教育的內在要求,引導黨員干部在明大德中正確處理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監督的關系,在守公德中正確處理職權和特權的關系,在嚴私德中正確處理原則和感情的關系,在自覺追求高尚情操和堅守道德底線中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抓好政德教育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提升道德修養,樹牢正確的權力觀和宗旨觀,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增強爭先進位的本領、激發比學趕超的干勁、凝聚團結奮進的力量。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