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
2025年04月14日08:28 來源:光明日報
作為數字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算力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也是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開辟新領域新賽道的核心力量,正成為全球戰略競爭的新焦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優化全國算力資源布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步伐加快,特別是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應用場景的深度拓展,我國算力規模增長迅猛,算力總規模位居世界前列。與此同時,算力產業也面臨著由“高數量”向“高質量”躍升發展的嚴峻挑戰,能源消耗激增、供需匹配失衡、產業融合不足、建設布局同質化等問題開始凸顯。在算力需求日益多元化、彈性化和高性能化的趨勢下,加快培育綠色智能的算力產業生態,持續提升算力整體能效、碳效和算效水平,是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座、推動我國算力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舉措。
以“鏈”為基,推進協同發展
算力產業鏈包括硬件設備設計制造、軟件開發和場景應用服務等多個環節和領域,並涉及大量基於賦能作用而衍生的“算力+”產業形態,其綠色化、智能化進程不僅是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還具有顯著的溢出效應和“階乘降耗效應”,有助於全社會生產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在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背景下,綠色算力發展的側重點,已逐漸從聚焦數據中心及其運行系統本身的綠色技術升級,轉向算力生產、用能、管理、應用全鏈條綠色智能生態體系建設。
為此,需從“多鏈條統籌、多主體協同”的思路出發,推進算力產業綠色智能協同發展機制建設。一是充分發揮頭部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運營商和大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等鏈主的生態引領作用,以提升綠色算力價值鏈競爭力為導向,通過市場化驅動和供應鏈管理等手段,推動各參與主體協同實施算效和碳效改善行動。二是錨定高性能計算芯片、量子計算等關鍵技術領域,設立專項引導基金,支持企業牽頭聯合高校院所開展聯合攻關,全面強化其與AI、物聯網等技術體系之間的創新聯動,促進綠色智能技術互聯互通,提高軟硬件兼容性和適配性,推動形成開放共享的算力技術創新生態。三是聚焦算力供需適配、算力交易運行和算力資源調度等重點服務鏈條,打造政產學研多主體深度融合的算力聯合體,創新算力服務商業模式,推動從單一服務模式供給轉向基於平台化運營與產業鏈聯動的算力服務生態體系構建。
以“融”為要,促進“電算智”高水平融合發展
算力產業既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又是一個高載能產業,其電能消耗和碳排放的增長態勢,給能源供應穩定性和生態環境系統帶來了新挑戰。對此,應著力構建“電算智”深度融合機制,全面提升算力和電力的供需匹配精准度,進一步降低數據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PUE值),推動形成電力、算力和人工智能產業高水平融合發展的新范式。切實發揮頂層設計的方向引領和統籌作用,前瞻性謀劃工作,加強在產業規劃、政策工具設計與空間布局上的耦合聯動,協同推進電力系統和網絡、計算、數據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一體化升級。加快健全算力網、電力網雙向融合對接機制,統籌優化“東數西算”工程樞紐節點布局與網絡架構,完善跨區域能源合作及綠電交易體系,並依托智能調度平台實現電力生產、傳輸與算力需求的動態匹配,打造以綠色能源支撐綠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以綠色算力賦能“人工智能+電力”高質量發展的產業融合新生態。堅持以應用場景創新為牽引,聚焦算電資源協同調度、“源網荷儲”一體化、基於區塊鏈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等重要方向,綜合運用專項資金、產業基金等多種支持手段,鼓勵通過產業聯合創新挖掘“電算智”融合應用需求,開展標杆型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培育構建“AI+電力+算力+余熱應用+電算協同定價交易”應用場景生態體系,充分釋放“電算智”產業融通的價值效應。
以“制”促治,提升算力產業現代化水平
建立健全符合綠色智能協同發展規律的現代化產業治理體系,是實現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算力產業鏈條長、應用場景豐富、融合領域廣泛,涉及多方市場主體和治理主體,需充分發揮制度創新的引導性、規范性和服務性功能,全面提升算力產業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綠色算力及互聯互通標准體系建設,聚焦算力基礎設施設計、建設及運行等關鍵領域,制定完善算力網絡標識體系、算力調度、算力應用分級等相關標准和規范,推動標准跨場景應用,並著力促進國際標准合作與銜接,以高質量標准建設引領支撐技術創新和產業綠色發展。圍繞算力生產、運營、應用及管理全產業鏈條,進一步健全能效管理與綠色評價機制,引入專業化第三方力量,對數據中心用能與負荷、算能協同水平、碳足跡、環境影響等進行常態化監測評估,引導產業高效、低碳、智能、集約發展。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深化算力資源調度機制創新,著力促進不同服務商之間的算力互聯互通,破除“算力壁壘”,培育建設算力服務統一大市場。同時,注重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算力券、運力券、碳匯補償等政策工具的協同聯動,促進能源側與算力側協同降碳增效 ,推動算力規模優勢向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優勢轉變。堅持底線思維和系統思維,從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戰略角度出發,針對算力全生命周期運行過程中的潛在風險,進一步加強網絡數據、算力設施、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設,加快構建一體化算力應用安全保障體系,增強我國算力發展的安全韌性。
(作者:梁中,系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安徽財經大學合肥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