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13:5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代曉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主辦的新時期中國周邊戰略學術研討會暨《亞洲命運共同體研究》新書發布會於4月17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研究員、世界知識出版社總編輯汪琴以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知識出版社、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出席新書發布會並就新時期的中國周邊戰略展開交流討論。
新時期中國周邊戰略學術研討會暨《亞洲命運共同體研究》新書發布會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亞洲命運共同體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研究員組織撰寫、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是闡釋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最新力作。該書把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研究亞洲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指南和參照系,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出發聚焦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實踐平台與建設路徑,通過跨學科、交叉性研究,從理論層面闡釋了亞洲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亞洲的映射,在實踐層面論証了亞洲命運共同體是被注入“亞洲元素”的區域命運共同體,實現了對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整體性、全面性認知。《亞洲命運共同體研究》是對亞洲命運共同體思想進行學理化闡釋的專業學術著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沈銘輝主持新書發布環節。世界知識出版社總編輯汪琴表示,《亞洲命運共同體研究》在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召開不久后出版,恰逢其時、意義重大。該書對亞洲命運共同體的研究構建了以理念、平台、路徑為三大支撐體系的完整理論框架,對理解和闡釋習近平外交思想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李向陽研究員介紹了《亞洲命運共同體研究》的選題背景、框架思路和核心觀點。重點從方法論角度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性特征和實踐性特征,分析了作為終極目標、作為階段性目標以及作為政策目標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三重意義,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定位與世界情懷的統一。在理論層面,強調亞洲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亞洲元素的區域共同體,在實踐層面,強調亞洲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亞洲地區的實踐和映射。以開放的區域主義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是亞洲命運共同體構建的重要原則,“一帶一路” 倡議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李向陽研究員還從理論和政策的雙重視角介紹了選擇亞洲命運共同體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深入分析了亞洲命運共同體、周邊命運共同體以及亞太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差異。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曉琳主持研討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吳懷中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龐大鵬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魏玲教授、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胡仕勝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李巍教授以及《亞洲命運共同體研究》部分作者先后發言,就中央周邊工作會議精神、中國周邊環境變化、不同國家和區域共建命運共同體的政策選擇進行了深入討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