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中非攜手將全球南方團結合作推向新高潮

馬漢智

2025年06月14日10:2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中非攜手將全球南方團結合作推向新高潮

   6月11日,中非合作論壇成果落實協調人部長級會議在湖南長沙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剛果(布)總統薩蘇分別向會議致賀信,對會議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在賀信中,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願通過商簽共同發展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落實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舉措,同時為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出口提供更多便利。會議發表《中非維護全球南方團結合作的長沙宣言》(以下簡稱《長沙宣言》),彰顯中非攜手推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的堅定決心和強烈願望。隨后,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舉行。

   中非雙方的戰略互信與深度合作的頂層設計,充分彰顯了彼此高度的政治共識和共謀發展的堅定決心。繼去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辦后,中非關系在今年6月再度迎來重要時刻,雙方合作邁上新台階。

  為非洲國家共享中國市場提供機遇

   當前全球范圍內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持續抬頭,經濟問題政治化傾向加劇,全球市場面臨人為割裂風險。特別是發達國家國際責任缺位,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意願與能力明顯不足。今年4月美國政府發起的關稅戰,使包括51個非洲國家在內的眾多國家遭遇“無差別打擊”。這種單邊主義行為不僅嚴重沖擊非洲經濟發展,更對非洲國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決心構成嚴峻考驗。

   在此背景下,中國宣布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的舉措具有裡程碑意義。從去年對33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實施零關稅,到如今覆蓋全部非洲建交國,中國以實實在在的開放舉措為中非合作開辟新空間。這一政策紅利為非洲國家共享中國市場規模優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實踐証明,中國持續擴大的開放政策為非洲產品輸華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中非貿易規模持續攀升。2024年,中非貿易額達2956億美元,同比增長4.8%,連續四年刷新歷史紀錄。中國已連續16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擴大自非進口不僅優化了雙邊貿易結構,更踐行了正確義利觀的合作理念。這些開放舉措既增強了國內經濟循環的韌性和活力,也為促進國際循環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充分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

   2024年9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鄭重提議,將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將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峰會發布的《關於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指出,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是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使命和時代內涵。

   中非該如何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這次協調人會議給出了更明確的答案。一方面,雙方攜手為現代化創造更良好外部環境。此次發表的《長沙宣言》指出,雙方呼吁國際社會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營造更有利於全球南方的貿易、投資、融資環境。《長沙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中非關系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展現出高度的政治互信與戰略協作,為中非友好和中非團結合作注入新內涵。面對國際權力失衡與規則壟斷,中非攜手堅定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強化聯合國等多邊機制中的戰略協作,共同打破發展不平等與制度性障礙,重塑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為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大話語權和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以更高標准、更實舉措推動中非合作全面提質增效,確保重大合作成果落地生根。近年來,中非不斷推動合作內容和模式創新,以應對全新挑戰。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強調,中國願同非方深入落實“十大伙伴行動”,加強綠色產業、電子商務和支付、科技、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合作,深化安全、金融、法治等領域合作,推動中非合作高質量發展。可以預見,綠色產業、人工智能等將成為中非合作的新支柱。中國將全力支持非洲綠色轉型,加強清潔能源、循環經濟等產業合作。同時,中非加速共建人工智能發展伙伴關系,通過技術轉移、能力建設和基礎設施投資,助力非洲把握第四次工業革命機遇。

   6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布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落實清單》。清單顯示,中國同非洲18國簽署了22份農產品輸華議定書,已有53個非洲國家(地區)的2400余家食品企業在華注冊。中國支持非洲中小企業發展,已向非方提供貸款支持20.8億元人民幣,涉及19個行業,惠及約350家中小企業,提供約4500個就業崗位。從去年北京峰會閉幕到此次協調人會議召開,在短短9個月內,中非雙方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推動合作成果加速落地,充分展現了中非合作務實高效、行勝於言的鮮明特色。

  從根本上重塑南南合作的實踐范式

   中非合作在全球南方合作格局中發揮關鍵作用。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將有力促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開辟更加光明的前景。這一重要論述深刻表明,中國始終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以全球視野和歷史眼光謀劃中非合作,將中非關系置於南南合作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大格局中統籌推進。《長沙宣言》也指出,雙方將以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打造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自主自強發展的典范,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從空間范疇來講,非洲大陸佔世界陸地面積的20.2%,中國佔世界陸地面積的6.44%,兩者加起來佔世界陸地面積的26.64%。從人口規模講,截至2024年底,非洲人口約14.6億,中國人口約14.1億,中非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35.2%。從國家數量講,中國和非洲大陸合計共有55個聯合國成員國,佔成員國總數的28%。鑒於中非巨大的空間范圍、人口規模和國家數量,中非團結合作必將從根本上重塑南南合作的實踐范式,使全球南方國家聯合自強的願景獲得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制度支撐。

   從中非合作與全球南方團結合作的關系看,中非共逐現代化之夢,必將掀起全球南方現代化、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嶄新篇章。一方面,在全球南方卓然興起的大背景下,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順應了全球南方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歷史大勢,必將進一步壯大全球南方力量,助力全球南方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另一方面,中非圍繞實現現代化,系統推進雙方全方位合作,為全球南方團結合作樹立了榜樣,必將推動南南合作圍繞實現現代化走深走實,掀起全球南方現代化建設的新浪潮。在上述背景下,全球南方有望成為維護和平的穩定力量、開放發展的中堅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設力量、文明互鑒的促進力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嶄新篇章。

   (作者:馬漢智,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責編:劉圓圓、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