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7日09:1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222
2025年即將過半,外部環境急劇變化,不確定性增加,中國經濟呈現許多新現象新變化。如何全面辯証准確看待這些新現象?這些新現象背后又有怎樣的大邏輯?人民日報近日推出5篇系列評論,與讀者一道感受“十四五”收官之年的經濟脈動。
透視“小體量”的大能量
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下,“小體量”更有“含金量”,生動演繹著“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的時代佳話。“小體量”擁有大能量,是觀察高質量發展的一扇窗。新質生產力催化關鍵突破,顛覆性創新實現“從無到有”﹔區域協調發展關注統籌平衡,“全國一盤棋”更好“聚木成林”﹔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兩創”讓“老樹發新枝”……這片神奇的土地,處處孕育著生機活力。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准了就抓緊干,中國發展潛力無限。【全文】
把淡季過出甜滋味
“熬”“撐”“忍”並不是應對淡季的必然選擇,把握淡旺季背后的成因,以逆周期思維挖掘增長空間,以跨周期謀劃擺脫短期舉措盲目性,有助於“熨平”淡旺季波動,實現高質量發展。要看到,淡旺季雖然受季節、特定資源等影響,但更多是市場機制基於供需關系自發調節的結果。破解淡旺季的問題,必須抓住供需這對關鍵矛盾,推動供給和需求實現高水平動態平衡。高質量供給能有效牽引需求、創造需求,這對提振淡季消費具有啟發意義。【全文】
“舊中出新”激活力
新與舊交織交融,成為當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現象,也映照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方法和智慧。閑置的工業遺存、老舊的商業設施、典型的傳統產業,看似是發展的“包袱”,換個角度看就是潛在的資源。通過技術賦能、場景重構和生態重塑,找到新的“爆破口”,可以盤活這些“富礦”,將“閑置存量”轉化為“發展增量”。辯証看待新與舊,重視已有資源,不斷推陳出新,發展動能將持續增強,經濟活力將持續奔涌。【全文】
“內外一體”拓格局
統籌內與外,是觀察發展的重要視角,也是推動發展的重要方法。內有活力,外有引力,讓有利於發展的要素為我所用,方能拓展出成長的大空間。辯証地看,不同地域、領域的發展階段、特點不盡相同,相互間存在差別也屬正常。把“外部”的積極因素,吸納到自身發展之中,就能夠打開發展的新維度,“內外有別”也會變為“內外一體”。從半年看全年,中國發展“勢仍向好”。既激發內生動力又釋放外部活力,既放大內在優勢又連接外部資源,不斷破除關隘、融通聯通,持續積累的積極因素定能轉化為發展實績。【全文】
感悟中國經濟“向新力”
中國經濟向新而行,本身就是一個在發展中遇到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過程。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秩序與活力,不避難、不趨易,這樣的創新才能常青,這樣的增長更有活力,這樣的發展更可持續。錨定目標,不踟躕、不懈怠,永遠充滿信心,始終砥礪前行,這樣的我們無往不勝,這樣的中國不可限量。【全文】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