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波
2025年07月13日08:36 來源:經濟日報222
前段時間,江蘇蘇州市印發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進消費場所等無障礙建設,支持設立銀發消費專區,提升數字適老化能力,打造一批讓老年人放心消費、便利購物的線上平台和線下商超。
當前,從網絡購物到智能裝備,從智慧文旅到共享經濟,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型消費場景不斷拓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然而,老年群體在參與新型消費時常遭遇“鴻溝”,難以充分享受新型消費的便捷。例如,一些健身場館以年齡為由拒絕為老年人辦理會員卡,旅行團對老年人設置特殊條款等。
發展新型消費的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若將老年群體排除在外,無疑違背了發展的初衷,也將錯失一個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2.2億人,佔全國人口的15.6%,銀發經濟規模達7萬億元。規模龐大的銀發群體,釋放了大量老年產品和服務需求,銀發消費潛力若能得到充分釋放,將為新型消費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避免在發展新型消費過程中形成年齡鴻溝,首先,各地要指導經營主體轉變發展理念,構建老年友好型消費環境。推動商業服務邏輯從“效率至上”轉變為“溫度優先”,通過延長單次服務時長、謀劃設計符合老年人認知習慣的業態布局和經營規劃,構建適老化的消費場景。同時,對數字消費平台進行革新,保留傳統服務方式,對數字工具進行適老化改造,構建“雙軌並行”的服務體系。
其次,各地需加強政策引導和監管,系統性推動消費場景適老化改造。一方面,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將年齡平等原則納入消費者權益保護,明確“年齡歧視”的界定標准與法律責任,為老年消費者維權提供充分依據。另一方面,出台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開展適老化改造,對開發適老化新型消費產品和服務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引導市場力量積極參與銀發經濟。比如,南京專門印發促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清單,聚焦老年人吃飯、購物、就醫、養老等“關鍵小事”,覆蓋居家、社區、機構等生活場景,既保障基本民生,又方便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
此外,還需著力加強對老年人的數字素養培訓。通過社區、老年大學等渠道,開展針對智能設備使用、線上消費操作等方面的培訓,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同時,社會各界也應營造關愛老年人的消費氛圍,讓老年人在新型消費場景中感受到尊重和便利。
發展新型消費是時代潮流,而避免形成年齡鴻溝則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隻有讓老年群體也能輕鬆融入新型消費場景,共享發展成果,才能實現消費市場全面繁榮,讓經濟發展更有溫度。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