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光明論壇·溫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邵芳強

2025年07月14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222

原標題:【光明論壇·溫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光明論壇·溫故】

“七七事變”紀念日當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獅腦山的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八路軍烈士敬獻花籃,並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在與館內青少年學生和工作人員親切交流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88年前的今天發生的‘七七事變’,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起點,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到這裡來就是接受精神洗禮。廣大青少年生逢其時,要賡續紅色血脈,樹立強國有我的遠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勇擔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一》,原文是“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意思是說過去的事情不能忘記,它可作為以后行事的借鑒。重視經驗、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寶貴經驗和一貫主張。“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對華發動全面侵略戰爭的開始,雖然硝煙早已散去,山河早已無恙,但盧溝橋的槍聲仍不時回響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耳側。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這句古語,意在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前事不能忘,又怎敢忘。盧溝橋的炮聲是喚醒全民族抗戰的號角,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發出通電,向全國人民呼吁:“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隻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響亮地提出了“堅決不讓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的一寸土地”“誓為保衛國土流盡最后一滴鮮血”的豪邁口號。長城內外,江南水鄉,黃河之畔,整個中華大地燃起了抗日的怒火。在抗日戰爭這場關乎民族命運生死存亡的激戰中,中國共產黨挺身而出,肩負起力挽狂瀾的重任。在這場習近平總書記稱之為“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中,中國人民以血肉之軀,英勇奮戰,成為東方戰場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太平盛世的今天,當我們再度回望那段血色歲月,要看到屈辱和苦難,更要看到一個民族在絕境中的覺醒與奮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是我們對當年為維護人類自由、正義、和平而犧牲的英靈、對慘遭屠殺的無辜亡靈的最好紀念。”中國人民用鮮血換來深刻啟示,分裂的民族難以抵御外侮,落后的國家必然遭受欺凌,我們必須以史為鑒,珍視和平,維護團結,堅持發展。

抗日戰爭是反侵略的民族革命戰爭,是追求和平的力量對發動侵略戰爭的軍國主義勢力的正義之戰、和平之戰、進步之戰。能戰方能止戰,贏得和平必須贏得戰爭。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欲達此目的,便須決一死戰,便須准備著一切犧牲,堅持到底,不達目的,決不停止。”面對變亂交織的世界,中國人民從不惹事,更不怕事,任何威脅施壓都撼不動14億人的眾志成城,擋不住民族復興的歷史步伐。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將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展示威武之師,展示中國有能力捍衛和平,有能力走和平發展之路,堅決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

一寸山河一寸血,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比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更加懂得和平、更加珍視和平。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我們從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隻信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中國始終主張尊重歷史,與鄰友善,追求合作共贏,同各方力量攜手前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中國反對霸權強權,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堅持用對話解決爭端。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變亂交織的世界帶來更多穩定性、確定性。中國正用行動証明:和平發展是正道,更是各國共同未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不斷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作者:邵芳強,系大連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