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石
2025年07月14日10:37 來源:學習時報222
作風問題絕非表面現象,之所以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是因為有著深刻的思想和利益根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審視,從思想和利益根源上來破解。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各級黨組織要認真履行政治責任,勇於直面思想和利益的根源問題,確保學習教育善始善終、取得實效,推動作風建設真正深入下去、持久見效,直至化風成俗。
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越是深入治理,就越需對症下藥、綜合施治。從思想根源上看,作風問題往往源於理想信念的動搖和宗旨意識的淡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鈣”足則神聚。一旦黨員干部背離了黨性、丟掉了宗旨,理想信念的“總開關”出了問題,就很容易思想滑坡、行為失范。隻有從思想上解決好入黨為什麼、當官做什麼、身后留什麼的問題,才能在行動上堅強而有力,在面對各種誘惑和挑戰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工作中不斷開拓創新,以良好的作風推動事業發展。利益驅動是作風問題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從利益根源上看,面對黨中央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個別黨員干部之所以頂風作案、打擦邊球,歸根結底是因為在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因為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小團體利益、個人利益在作祟,有的人面對長期存在的利益格局缺乏自我革命的勇氣﹔有的人斤斤計較於物質利益、苦心孤詣於一己之私,形成作風問題的“破窗效應”。
抓作風建設,關鍵在於思想的轉變。從思想根源上入手,就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重點突出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加強道德修養。黨員干部要帶頭堅定理想信念,從理想信念中獲得察大勢、應變局、觀未來的指路明燈,獲得奮斗不止、精進不怠的動力源泉,獲得辨別是非、廓清迷霧的政治慧眼,獲得抵御侵蝕、防止蛻變的強大抗體。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激發共產黨員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看成是極大的恥辱。用好黨內政治生活這個重要法寶,讓黨員干部在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大熔爐”中勇於自我省察、自覺接受黨組織教育和各方面監督,以寶貴黨性滋養增正氣、祛邪氣、強免疫、固根本。加強正確政績觀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將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和執著落實到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在履職盡責、奮發有為中踐行根本宗旨、檢驗初心使命,努力在干事創業中磨礪奮斗人生、在為民造福中升華道德境界。
從根本上解決作風問題,必須抓住利益這一核心要素,鏟除利益驅動的土壤,斬斷利益輸送的鏈條。祛沉疴、治頑疾,必須徹底整治作風問題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破解背后的利益鏈條和“負反饋”機制,激濁揚清、去偽存真,讓歪風邪氣沒有市場,讓正氣充盈成為主流。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完善政績考核評價辦法,嚴把選人用人作風關,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於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持續落實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政策措施,更好激發干事創業內生動力,以正確的用人導向推動形成崇尚實干、務求實效的干事導向。加大作風問題監督查處力度,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特別是把黨內監督和人民監督結合起來,重視發揮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前哨”作用,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調,對作風問題做到堅決查處、及時整改、嚴肅問責,持續形成強有力的警示效應。持續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把黨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新鮮經驗結合起來,努力形成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規定和嚴格的制度執行,實現作風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隻有更加注重從源頭上治理作風問題,從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精准施策、釜底抽薪,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才能從根本上破解作風問題,推動黨的作風建設走向深入,以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作風保証。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