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人民日報社+人民大學,再次共同學習!

2025年07月19日08:47    來源:人民日報理論222

原標題:人民日報社+人民大學,再次共同學習!

人民日報社總編輯陳建文、副總編輯方江山,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於會文,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麥爾丹·木蓋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雲卿,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尹偉倫,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理事長杜志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胡軍,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朱信凱等出席會議。

陳建文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為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次座談會的召開正是為了推動全黨全社會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的豐富內涵,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好美麗中國。希望與會各方在宣傳闡釋、國際傳播、人才培養、智庫建設等方面加強溝通、開展合作,攜手更好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不斷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更大的學術貢獻。

林尚立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提供最新權威教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變革,彰顯出強大實踐偉力,繪就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底色。學校願與各方一同全面闡釋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學術體系,以學術創新推動思想創新,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於會文、麥爾丹·木蓋提、李雲卿、尹偉倫、杜志雄、胡軍、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葉紫薇分別發言。朱信凱主持。

於會文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出版為契機,深學細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加強學理化闡述、學術化表達、系統化構建、大眾化傳播、故事化外宣,錨定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奮力開創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麥爾丹•木蓋提表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收入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供了權威教材。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增強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轉變農業農村發展方式,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不斷推進農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李雲卿表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統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自覺增強建設生態文明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決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動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林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尹偉倫表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創新性、實踐性,充滿著自然辯証法的哲學思想和理論光芒,為中華民族以及人類可持續性生存發展指明前進方向、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根本遵循,特別是擴綠、興綠、護綠並舉和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更好聯動的重要理念,為推動森林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協同發展提供理論指引。《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的出版是一項重大的文獻編輯工程,對指導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中華民族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杜志雄表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所承載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成果,不僅為指導當前和今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固根本、穩常態、管長遠的治國良策,也為世界破解全球環境治理難題、共同推進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的出版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供了最權威的教科書,必將推動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新高度、新境界。

胡軍表示,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際,《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出版正當其時、意義重大。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原創性、標識性概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一場思想、發展、治理、文明的變革,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從根本上改變了全黨全國對經濟發展的認識和實踐、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了新選擇,要進一步加強學理化體系化研究闡釋,為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提供理論支撐。

葉紫薇表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既根植於中國農業綠色轉型的實踐沃土,又為全球生態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更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范式。《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正是呈現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於農業發展的范式革新,包括對農業生產要素進行價值重構、將生態要素從“外生約束”轉化為“內生動力”,對農業生產函數進行理論突破、形成“生態—經濟”系統協同的新生產理論,對全球農業生態治理進行范式革新,為全球提供“生態命運共同體”的新范式。

人民日報社理論宣傳策劃工作機制成員單位相關負責同志人民日報社理論部主任彭國華,人民日報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丁丁,環球時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范正偉,新聞戰線雜志社總編輯趙永平,人民論壇雜志社黨總支書記、總編輯歐陽輝,人民網編委何晶茹,人民論壇雜志社副總編輯何民捷,人民日報社理論部部務委員於春暉﹔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孫法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升﹔中國人民大學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和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生態環境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生態文明研究院、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師生代表共百余人參加座談會。

(責編:劉圓圓、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