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確保“跳起來”能夠“摘到桃”(思想縱橫)

韓駿升

2025年07月24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定好實施方案,做到精准施策、適時適度,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忌脫離實際。”這一重要論述啟示我們,干事創業既要盡力而為,“跳起來摘桃子”﹔又當量力而行,“奮力一跳能夠摘得到”,在有的放矢中努力爭取更好的結果。“跳起來”是一種姿態,“摘到桃”是最終結果。黨員干部既要堅持目標導向,提升“想跳”“敢跳”“善跳”的精氣神和能力本領﹔也要強化結果導向,在穩扎穩打中干出實實在在的成績。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需要我們有“跳起來”的勇氣和“摘到桃”的實績。“跳起來”要求黨員干部勇挑重擔、勤勉盡責、向難求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彰顯的是責任、膽識、氣魄﹔而“摘到桃”要求黨員干部凡事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依條件作業,切不可好高騖遠、急功近利,在奮力躍起中確保實現既定目標,體現的是規律、智慧、韌勁。

  “桃子”到底挂得有多高?奮力一跳能否摘得到?不能拍腦門作決策、想一出是一出,而要謀深慮遠、通盤考慮、統籌把握,確保定下的目標控制在“跳起來摘桃子”的可行范圍內。揆諸現實,與之背道而馳者常有。有的地方黨員干部政績觀存在偏差,崇尚“速成策略”,奉行“亮點優先”,熱衷於搞一些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實則根本摘不到“好桃子”﹔有的地方不顧客觀條件、違背發展規律,“桃子”挂得可望而不可即,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光鮮“數字”,為此不惜“透支要素”,超越實際承載能力。這些思想和行動都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必須堅決摒棄。

  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當前,各個地方都有“跳起來摘桃子”的決心,鉚足勁推動高質量發展。但為什麼有的地方發展得“風生水起”,有的地方卻一直“濤聲依舊”?從時代特征和發展階段來看,問題的關鍵在於“跳起來能否摘到桃”“摘到什麼樣品質的桃”。新征程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激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創新發展縱深推進,我們常常面對“兩難、三難、多難”“既要、又要、還要”等復雜局面,各種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困難阻力隻會比過去多。在這樣的背景下,黨員干部尤需把握“跳起來”與“摘到桃”的關系,既要找准“桃”,又要善於“跳”,還要“摘得到”。

  找准“桃”,就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清楚自己的“碗”有多大、能盛多少飯,了解自己的“腳”有多長、能穿多大鞋。既不能把目標定得太低而讓人產生惰性,也不能把目標定得太高而讓人失去信心,切實做到客觀、審慎、平衡。善於“跳”,就必須提升按規律辦事的能力。這裡的“規律”,既包括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社會規律,也包括一地、一領域發展的歷史背景、現實條件、特色優勢等,還包括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在統籌考慮這些因素的基礎上,找准主攻方向,明晰發力重點,確保“准星”始終對准結果“靶心”。“摘得到”,就必須有腳踏實地的行動。“摘到桃”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到不疾不徐、步步為營、善始善終,遇到困難不躲不繞,從而不斷積小勝為大勝。

  事在人為,業由人創。“桃子”從來不會自動落到我們頭上,消極等待不是成事之法,碌碌無為隻會錯失良機。有沒有“跳起來摘桃子”的精神和思維,是否堅持求真務實,檢驗著黨員干部的作風和能力,也關乎事業發展成敗。我們唯有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的斗志和韌勁,全力“起跳”,奮勇“摘桃”,注重“品質”,才能一路積厚成勢、行穩致遠。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4日 09 版)

(責編:代曉靈、劉圓圓)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