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創新講述方式 展現真理力量

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國際影響力(專題深思)

聶書江

2025年07月25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聯系日益緊密,加強法治交流與合作更顯迫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創新發展,凝聚了中國經驗、中國智慧,為破解全球法治難題、推動人類法治文明發展進步貢獻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對“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國際傳播”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要部署。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國際傳播,不僅關乎講好新時代中國法治故事、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國際影響力,更是促進人類法治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

  由於各國法治傳統不同,法律制度、法律文化多樣,加之個別國家秉持意識形態偏見,為人類法治文明交流互鑒制造障礙。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國際傳播既充滿機遇,也面臨著復雜國際環境的挑戰。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守正創新,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從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國際傳播的親和力與實效性。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國際傳播是一項系統工程,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實施,必須多措並舉、形成合力、久久為功。

  以提升表達力為先導,把深邃抽象的法治理念轉化為國際受眾願意聽、聽得懂、記得住的中國敘事,增強傳播力。思想的傳播離不開語言的表達,讓表達形式更符合受眾的認知方式、認知習慣,增強受眾的體驗感,更加易於理解,才能更好傳遞思想中蘊含的觀念與主張。國際傳播實踐表明,人類思想史上那些能被不同國家的人們共同理解和銘記的思想,往往需要借助受眾熟悉的日常故事、生活場景、文化意象進行傳播。回望歷史,為了把馬克思主義引入中國,當時的翻譯家曾採用多種表達方式,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表達貼近中國人的生活經驗、融入中國的文化語境,成功使中國的先進分子理解並信仰馬克思主義。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國際傳播,要避免生硬直譯。應把抽象概念轉化為國際受眾具體可感的場景化表達,使其基於自身的日常體驗能懂得、理解進而認同。需要注意的是,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傳播習近平法治思想,在闡釋其核心要義時必須保持敘事准確、有力。比如,要講清楚中國共產黨堅持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以人民獲得公平正義、實現安居樂業的鮮活案例,闡釋好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更好展現中國的法治優勢。

  以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為目標,激發跨文化情感共鳴,讓思想傳播“潤物無聲”,提高感染力。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習近平法治思想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價值理念,強調“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與全人類共同價值相貫通、相契合。習近平法治思想蘊含的公平正義觀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創新發展,也傳承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是非觀、義利觀,具有堅實的理論根基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獨特的思想魅力,能夠跨越語言、制度與文化差異,激發國際受眾的價值共鳴、思想共鳴、情感共鳴。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國際傳播,要聚焦闡釋公平、正義、自由等習近平法治思想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通過講好中國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促進國際法治進步的故事,尤其是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故事,講好中國加強人權法治保障,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法律制度的故事,講好中國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故事,更好感染國際受眾,增進其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與認同。

  以優化傳播策略為切口,形成分眾化的傳播方式,實現“一事一案”“一國一策”的精細傳播,提升觸達力。傳播策略是國家戰略傳播體系的重要內容,意味著要尊重傳播規律,恰當使用傳播技巧,精心設計傳播方案。要充分利用各種法治交流合作機制,完善“一事一案”的傳播策略,讓不同傳播渠道同步放大傳播聲量、延伸觸達半徑,形成線上線下、場內場外、官方民間相結合的立體傳播矩陣,擴大習近平法治思想國際影響力。比如,以各類國際對話機制為舞台,通過主旨演講、專題研討、案例分享等形式,系統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以開展國際法治合作為支點,依托執法司法協助、法治人才培訓等對話渠道,在聯合辦案、聯合培訓、聯合研究中嵌入體現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踐案例,讓國際受眾在可感、可信、可復制的合作體驗中深化理解、增進認識。針對具體國家的不同情況,構建“一國一策”的國際傳播策略。錨定對象國法律與中國法律的“最大公約數”,以此為基礎搭建法治對話平台。以跨境電商相關立法為例,各國法律制度雖然各異,但在維護交易秩序、保護知識產權、保障消費者權益上立場基本一致。根據對象國法治傳統的不同、法律領域的不同,靈活調整傳播策略,通過平等對話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真正走進對象國的決策層、學術界與大眾視野。

  (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國際傳播中心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5日 09 版)

(責編:代曉靈、劉圓圓)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