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李义平:为什么加强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十分必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
2012年11月20日08:33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最近,国务院废除了多项行政审批制度,可喜可贺!

看待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必须从体制变革,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出发。市场经济魅力来自于公平竞争,繁荣来自公平竞争。然而要公平竞争,首先必须平等进入。在市场经济下,对于竞争性项目的判断和选择,企业较之于政府相关部门有着更多的比较优势。企业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具有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他们会自觉遵循投入和产出的规律,因为他们必须以自己的财产承担投资失败的责任,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莫不如此。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件和基本原则。市场经济的理论鼻祖亚当 斯密曾经深刻指出,“关于可以把资本用在什么种类的国内产业上,其生产能力能有最大价值这一问题,每一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马克思则认为,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转移是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

在我国目前的体制构架下依然根深蒂固的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延续,是计划经济的“路径依赖”使然。计划经济体制拒绝商品货币关系,拒绝市场经济和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用计划的手段配置资源,审批是计划经济重要构件。然而,从具体的实践来看,社会生活中千差万别的需求和千差万别的生产,大大超越了计划者和审批者的能力,导致了所有计划经济国家经济运行的低效。人们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效益比较之间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实践的时间还太短,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还有很多的不到位,例如,依然保留了大量的支撑计划经济的行政审批制度。在市场经济下依然延续计划经济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仅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而且直接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是效率低下;二是极易产生“寻租式腐败”。秘鲁经济学家索托曾以大量事实证明了审批制度的低效。他举例说,在秘鲁要注册一个只要一两个工人就可以运行的企业,每天花6个小时,需要289天才能完成相关手续,而且中间有两个环节还不得不行贿。我国的一位省长曾经说,他所以把50个图章集中到一上午盖,是因为这些图章代表的单位都是从上边来的,他自己也十分无奈。在当前,国务院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进入的两个“36条”迟迟难以落实,也是因为审批制度的障碍。不当而多余的“审批”已经演变为一种对权力的需求和保护,演变为一种特殊的利益。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既可以提高体制运行效率,也可以防止寻租式腐败。

尽管减少审批可喜可贺,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仅仅停留在增加或减少审批条款的多少上是不够的,应当从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要求的高度出发审视这一变革。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能够在发挥自己比较优势的领域提供公共产品,把竞争性领域让给企业。在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领域依然要严格审批,而且要谁审批谁负责,且终生负责;而在竞争性领域政府的职能则应当是服务而不是审批。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