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惠志斌:“依法治网”需要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2014年10月28日09:1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编者按:四中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此,必须针对网络空间的法律空白多和发展速度快的情况,处理好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做到快立频修;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使其真正成为网络强国的“一体之两翼,双轮之驱动”;处理好权利和治理的关系,在确保网络空间秩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起生机与活力;处理好国内和国际的关系,国内法制体系的完善和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话语权结合起来,实现国家网络空间利益最大化。

深化依法治网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下,要立足现实国情,结合网络空间的特征和发展新趋势,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坚持战略性、科学性、现实性的统一。

一、正确处理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关系

依法治网是一项系统性治理工程,过去多头推进、零敲碎打的政策模式已难以匹配。因此要牢牢把握好任务的长期性,坚持党的领导,重视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对立法的引领作用,汇聚各方共识,重视“顶层设计”,制定长期战略目标。重视法律的长期稳定性,及时将核心制度转化为法律,成为国家意志,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同时也要正确评估目前面临的形势和突出矛盾。全球产业革命形势瞬息万变,我国还处在网络强国建设的起步阶段,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因此要抓住现阶段依法治网的“牛鼻子”,坚持规则法治化,以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核心,同时发挥好国家战略、政策法规、国际规则对法律体系的补充和互动作用,共同构建一套符合法治要求的治理规则体系,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制度经验和法理价值。

二、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安全和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发展是主题,有了发展才能为安全提供更好的条件;安全是前提,健康的发展应该是包括安全的发展,安全保证了发展的成果。两者关系把握得好,就能互相拉动,协调前进;处理不好,就会相互制约,成为瓶颈。在深化法治建设中,要注意避免三种情况:一是强调绝对安全,设立超越发展水平的安全标准和准入条件,制约了技术的进步;二是强调盲目发展,对安全的重视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累积系统性风险;三是强调安全和发展的机械平衡,坚持所谓的“五五开”、“对半分”,发展中背负了过多安全的成本,最终两者都搞不好。因此要把握好安全和发展的动态平衡点,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以鼓励自由竞争和自主创新为主,不设发展的“上限”。同时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培育自主可控的安全产业,打击网络犯罪,建立网络军事相对优势,划好安全的“红线”。算好安全和发展的成本账,把握节奏,用发展拉动安全,用安全保障发展。

三、正确处理权利和治理的关系

没有网络参与主体自由和开放的权利,网络空间就丧失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但是权利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权利必然带来混乱。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刑事犯罪的泛滥,就是放任权利跨越了秩序的红线造成的恶果。美国为首的部分网络发达国家,宣扬网络“绝对自由”,本质是侵犯别国网络主权。依据各国具体国情,合理界定网络权利和治理的边界,构建安全和谐的网络秩序,应当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因此在深化法治建设中,一是要明确网络权利的法治内涵。要正确认识网络主权和网络权利的关系,只有实现网络国家主权,才能保障网络权利有序行使。要正确认识网络权利的历史性和阶段性,结合我国实际,合理界定网络权利的边界,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正面阐释网络权利的“中国内涵”。二是形成网络权利法律保障体系。保障法律赋予的网络权利,就要明确网络权利的概念范围、执法程序、救济手段,加大对侵害网络权利的执法力度,特别是要重点关注防止公权力对公民网络权利的侵害,提供必要的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三是要积极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空间治理体制。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划定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权力边界,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上,政府要大胆介入,依法治理,决不能“缺位”;在涉及发展的问题上,政府要以服务为主,以平等身份建立与多方利益主体的合作协调机制,绝不能“越位”。

四、正确处理国内和国际的关系

网络空间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协同推进国内和国际双重实力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因此在深化法治建设过程中,一是要在法律层面界定网络主权的概念。要将网络主权和网络国家安全的概念通过我国法律体系加以确认,并在我国参与制定的国际规则中作为核心概念提出,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网络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同。二是要重视国内法律体系和国际规则体系的衔接。要加强中国网络空间治理理念法律化,通过立法明确战略概念的法理依据和法律正当性,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法律文明理念,促进与国际规则话语体系的协调对接,“自己说得清,别人听得懂”,将中国法律理念传导到国际社会。要认真研究现行网络国际规则体系,需找突破口和结合点,学习和创新国际合作的方法途径,积极研究建立中国为主导的国际规则框架,加强国际规则的国内转化,促进国内法治的建设和完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深化我国依法治网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按照习总书记强调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总方针,与推动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能力提升有机统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网络空间治理规则、治理机制、治理体制的完善,规范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形成多元共治、权责明确、和谐有序的治理环境。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来源:中国信息安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