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然
2025年04月18日08:48 来源:学习时报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由平台赋能价值创造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基础设施成为连接、汇聚和整合多元经营主体的重要基石。有鉴于此,我们要深刻把握需求侧规模经济形成的平台特点,充分释放平台经济进行价值创造的新动能。
适应平台网络效应,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平台经济的价值创造过程已经从传统的链式结构演化成网络结构。数智时代的互联网,不仅降低交易成本,还增强了市场中各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了平台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社会化生产系统中的供应商、制造商、消费者以及合作伙伴深度融入价值创造的网络中,使得价值流动超越了从研发设计至生产销售的单一线性路径,转而形成了一个交互性极强的价值网络。
平台经济进行价值创造的网络逻辑首要特点在于能够构建一套基于“双边市场”的反馈回路。在平台经济的网络中,各种大小不一的反馈回路同时运转,不同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流动持续不断进行。网络逻辑的另一个特征是层次性,表现为规模较大的网络结构内部往往嵌套着多个遵循相似运作逻辑的较小网络结构。比如,平台企业能够在不同层级上扮演多重角色,并且在同一行业内推出多类型的产品。
鉴于平台经济的网络结构,我们需重点关注价值创造过程中经营主体交互行为的数量与质量,要确保各个层级反馈回路的高效运行。具体来说,要在三个方面努力:一是确保平台具备良好的流动性,这意味着平台内的交互失败率极低,并且用户访问平台的需求通常会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满足;二是提升匹配质量,这指的是用户在平台上搜索能够与其共同参与价值创造活动的其他用户时,平台所提供的搜索算法的准确性以及导航工具的直观程度。这些标准可以通过平台某一时间段内的活跃用户比例、活跃用户增长率以及成交率等数值来衡量;三是加强基于标准导向下的反馈数值分析,这样一来平台企业可以及时地调整策略和行为,引导平台网络效应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的不断增强。
着眼全周期管理,增强平台用户黏性。虽然平台经济价值创造由网络逻辑驱动,但在新的模式下,服务质量的重要性愈加显著,与用户建立持久的情感连接成为一些平台企业弯道超车的法宝。平台经济打破了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壁垒,借助大数据技术交易双方的沟通在时空范围内实现了延展与深化,价值创造过程的重心从达成单次交易转向长期关系建设。
全周期管理是平台经济推行持续服务的重要手段,其面向的是产品从准备进入市场到被淘汰退出市场的全部过程。这一管理强调持续跟踪产品的研发、市场推广、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分阶段地对产品采取针对性维护策略。在产品刚进入市场时,产品的用户基数较小,市场接受度也尚不明朗。平台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保持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份额。而当产品已经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和市场份额后,成功的信号将会吸引类似的产品涌入市场,竞争无疑会变得更加激烈。此时,平台需聚焦于优化盈利能力,提高用户留存率和忠诚度,同时探索新的收入来源。总之,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推进,平台应适时调整策略,以深化对用户的了解。
平台的全周期管理要时刻围绕用户展开,建立用户对平台的信任,进而提升用户黏性。用户对于平台的信任程度决定了其是否会反复参与到平台活动的价值创造中。因此,平台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运营措施,保证双边的参与者都经过严格的筛选与管理。从积极方面讲,平台可致力于用户对平台信任度的提升。比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用户偏好和需求变化,实现个性化的产品推荐和服务;定期向用户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增强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性。此外,平台可以实施用户分层管理策略,针对不同黏性的用户制定差异化的营销与服务标准,以此激励用户加强与平台的联系,构建长期且稳固的关系。
促进双边市场联动,提升平台治理水平。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交互,是平台价值创造网络逻辑得以发挥作用的驱动力。平台在满足简单联络互动的基础上,更多介入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之中,使得交易双方对平台中介的依赖性更强。平台虽然促成了买卖双方的直接联系,降低了交易成本,但同时也成长为比传统中介更强大、更具控制力的新型中介。因此,平台理应肩负起与之相应的责任,在价值创造和维护整体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其中,平台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市场双边的平衡,为了达成这一动态平衡,平台应敏锐把握失衡迹象并且及时给予应对,可通过营销活动、优化搜索算法以及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务等方式来调节双边用户数量,从而恢复整体的平衡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活跃平台用户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作为在平台上持续保持一定交互频率的用户群体,构成了平台生态稳健运行的基础性力量;平台应高度关注这些活跃用户的动态和需求,将他们的反馈作为优化平台功能与服务的重要依据,以此来促进平台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平台经济场景下,生产者与消费者在互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角色互换现象,一些曾经的平台消费者可能会转化为现今乃至未来的优质生产者。平台应重视统计用户从一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的比例,即角色转化率。这也是平台用于监测其用户群体状况并维持整个网络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深入分析角色转化率,平台能够更好地把握住施策时机,促进用户间的有效互动和价值共创。
良好的创新生态,扩大经营主体竞争优势。不确定性是数字经济的显著特点,平台组织在复杂环境下想要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必须主动求变、走在创新发展的前沿。数智技术的联通作用让平台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环境下,外部变化带来的波动传导更快、作用更强,要求平台必须将提升应变能力列为发展的核心要务;数智技术也进一步推动了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兴起,其为平台快速制定和有效落实解决方案提供了必要支撑。
打造良好的平台创新生态,不仅涉及平台的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还包括对合作伙伴、供应商、用户等生态体系内各要素的整合和优化。由于平台生态体系涉及的对象众多,因此其内部便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契机。平台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完善平台的功能和性能,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加强与生态体系内的核心开发人员、拓展开发者以及数据整合者等各方的合作,共同研发新的产品、探索新的价值创造方式,以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创新的“培育”需要整个平台生态体系进入到适宜的“土壤状态”。总而言之,平台组织创新生态体系的建构要具有开放包容、协作共进以及交互畅通等特性。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平台创新主体以及不同平台之间才能更为高效、充分地开展各类信息和资源的沟通与整合,在平台网络效应作用下不断涌现出创新成果和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政府亦需积极作为,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为平台经济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的、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