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學發展觀創造性地回答了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根本方針
科學發展觀以新的視野審視當代世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以新的概括總結當代中國發展實踐的經驗教訓,以新的理論凝煉我們黨對中國發展認識的重要成果,創造性地回答了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和面向未來的發展途徑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方針。
科學發展觀更新了發展理念。以往人們把發展定位於經濟發展,甚至把經濟增長等同於發展。片面的發展理念必然導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結果,甚至出現經濟的畸型增長和社會發展嚴重滯后的不協調局面。科學發展觀在發展理念上強調,發展決不是僅僅指經濟的增長,也不限於經濟的發展,要把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當作社會主義發展進程的統一范疇,形成整體推進、協調並舉的發展格局。科學發展觀倡導的發展理念,具有強烈的時代性,是我們解決發展中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科學發展觀完善了發展思路。圍繞發展這一主題,在不同歷史時期,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奠基性、開創性工作,提出了符合特定歷史時期實際的發展思路。科學發展觀在發展思路上,更加注重宏觀布局,更加注重內在協調,更加注重良性互動,特別強調統籌發展。科學發展觀還強調,要積極把握發展機遇、創造發展條件、營造發展環境、創新發展體制、增強發展動力、拓寬發展空間、夯實發展基礎等。科學發展觀提出的發展思路,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是我們實現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有機結合的根本遵循。
科學發展觀轉變了發展方式。科學發展觀強調,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大動力。科學發展觀關於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是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途徑和方法。
科學發展觀拓展了發展布局。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再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越來越全面和深刻。科學發展觀拓展的發展布局,創新了社會主義建設理論,使“五位一體”建設緊密聯系、相互協調、融為一體。
科學發展觀提升了發展境界。為誰發展、靠誰發展,反映著執政黨的根本立場和社會制度的基本性質。科學發展觀在發展的價值取向上,強調為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謀求發展﹔在發展的根本動力上,強調依靠人民群眾的創造力量促進發展。把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動力論、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為民論和社會主義的人民群眾主體論有機統一起來,極大地提升了發展的境界,使科學發展觀從本質上區別並高於其他各種發展理論。科學發展觀提升發展的境界,使我們黨領導和推動發展有了更加明確的立足點和落腳點。
四、科學發展觀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發展,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到一個新階段。30多年來,中國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三個前后相繼的理論形態。這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革開放不同時期和不同階段、為解決面臨的重大問題作出的理論創新。科學發展觀用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什麼是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從世界各國發展的歷史和現實看,保持可持續發展,必須注重三種資源要素的可持續性:一是物質資源,即自然、環境等資源﹔二是人文資源,即知識、信息、思想、道德、文化等資源﹔三是政治資源,即良好的民主政治、健全的法律體系、穩定的政治局面和堅強的領導核心等資源。這是一個至今為止尚未解決好的世界性難題。科學發展觀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把這“三種資源”的可持續性與社會主義建設“三大基本問題”緊密相連,從理論和實踐上很好地解決了發展三大要素的可持續性問題,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科學發展觀鮮明地體現了黨的基本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科學發展觀從當代中國與世界的現實出發,把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建立在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科學原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三大規律的認識。科學發展觀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斗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任務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堅持保障人民利益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一致性,鮮明地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彰顯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
科學發展觀是被實踐証明的科學理論。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躍上了新台階,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充分証明,科學發展觀是反映時代特征和實踐要求、符合中國實際的發展理論,是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當代中國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前進征途中仍會遇到一系列挑戰和困難。我們隻有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根本指導思想,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執筆:張劍、任青、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