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樹剛
2012年12月03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三、充實改革開放的內容,體現了對新形勢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重要性的新認識
改革開放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黨的十八大黨章修正案增寫了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內容,表明了我們黨對堅持改革開放重大意義的認識更加充分、更加深刻,將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完善和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新的偉大成就,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大貢獻的中華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色。事實雄辯地証明,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當前,我國進入改革攻堅階段、發展關鍵時期,前進道路上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社會矛盾明顯增加,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必須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來解決。黨的十八大對深化改革開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提出新的目標任務。完成這些目標任務,必須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特別是建立健全推動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四、充實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體現了全面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部署
黨的十八大黨章修正案把生態文明建設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更加完善。與此相適應,黨章修正案增寫了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段落。這對於提高全黨對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地位的認識,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再認識的重要成果,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我國發展面臨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約束,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同時,在實踐中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生態文明理念沒有牢固樹立、生態不文明的做法還很普遍。我們必須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適應事業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大戰略任務,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們黨在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過程中,形成了一些重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成果,確定了一些新的重點任務,黨的十八大黨章修正案相應作了充實。在經濟建設方面,增寫了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內容。在政治建設方面,增寫了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內容。在文化建設方面,增寫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內容。在社會建設方面,增寫了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內容,並將以改善民生為重點修改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這些都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認識新成果。
上一頁 |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