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微博反腐:理性回歸與頂層設計
2012年12月12日09:00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反腐的主戰場還應該是紀委”

  “証據,關鍵是証據,証據不足,在哪兒反腐都不會有好效果。”在中共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的辦公室裡,有大大小小幾十個箱子,裝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舉報信。“這些群眾想檢舉,但缺乏反腐意識,不知道該去什麼部門,該找誰,就把希望寄予擁有較高社會聲望的學者。”

  林喆介紹說,由於缺乏法律意識,很多檢舉信証據不足,多是陳述“冤情”,情緒發泄。“不懂得‘舉証原則’,這說明我們應該教會民眾如何理性、合法檢舉,引導民眾的反腐熱情。”

  很多學者認為,微博反腐的紅火從側面反映了常規反腐渠道的不暢。“維權無望。”周文彬認為,通過常規渠道反腐,“檢舉資料往往落入被舉報人手中,還沒有辦成事,先給自己帶來麻煩。我原來是公務員,遞交反腐資料都經歷了很多曲折,到各個部門去跑,現在也沒有結果,更何況一般老百姓了。”

  但雲南省人民檢察院宣傳處長趙安金認為,微博反腐只是多了一種反腐渠道,並不能說是常規渠道不暢。“雲南地域寬廣,山路多,上訪不易,浪費人力物力,微博快捷方便。”

  “反腐的主戰場還應該是紀委,通過舉報和案件牽連,從表象挖取內幕。”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認為,常規反腐渠道不暢導致微博反腐成為一種潮流,帶有“破釜沉舟的悲愴”。

  “走常規反腐渠道往往是火中取栗,是高風險小概率事件。”網友“花總”認為,微博反腐只是一種形式,“輿論和民意始終無法也不應該取代法制,應該推進反腐制度的完善,推動官方信息的公開”。

(責編:萬鵬、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