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在歌唱
風說:忘記她吧!
我已用塵土,
把罪惡埋葬!
雨說:忘記她吧!
我已用淚水,
把恥辱洗光……
我們有八億人民,
我們有三千萬黨員,
七尺漢子,
偉岸得像鬆林一樣,
可是,當風暴襲來的時候,
卻是她,沖在前邊,
挺起柔嫩的肩膀,
肩起民族大廈的棟梁!
這首詩,被如此庄重地載入當代中國文學史。
1978年,沉吟了十年的中國從封閉中蘇醒,如同一座噴發的火山,壓抑了十年的激情噴薄而出。“解放思想”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大地洋溢著新生的春光,恰如老作家閻綱所語,“詩歌大解放!詩壇大爆炸!”繼春秋、唐宋之后,中國歷史上又一次詩歌的風帆高高揚起。不約而同地,以“詩”的方式,艾青、臧克家、蔡其矯、李瑛、雷抒雁、芒克、梁小斌、舒婷、楊煉等一大批新老詩人,以詩的形式,探索著國家的航向,抒寫著時代的訴求。
這一年的6月8日,霞光微曦的清晨,雷抒雁在不眠之夜中吟出他心中的歌——《小草在歌唱》。詩中,他對十年浩劫的荒謬歲月痛苦思索,將被殘殺的共產黨員張志新比喻為“小草”,詢問真理、叩問良心、質問世界,也訪問自己。“小草”,卑微卻正直,柔弱而堅韌,打開中國冰凍十年的心窗。
此后不久,這首詩由藝術家瞿弦和朗誦,傳遍整個中國。“朗誦會第二天,《小草》幾乎進入所有高校的選本,學子們掌聲雷動,教授們老淚縱橫。”(閻綱《唱罷“小草”說“引進”》)
“三十多年前,當我坐在大學的圖書館第一次讀這首詩時,就為詩中厚重的批判式的激情所激動,特別是當讀到第二部分如下的詩句:
正是需要吶喊的荒野,
真理卻被把嘴封上!
黎明。一聲槍響,
在祖國遙遠的東方,
濺起一片血紅的霞光!
我的血凝固了,為這詩句所凝結的悲劇性和爆發出來的激情所震撼。”美學家牛宏寶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