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发改委副主任:若忽视生态文明将阻碍“中国梦”
如果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较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障碍和硬约束
解振华
2013年04月15日13:1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继续推进碳市场建设

进一步而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还要运用市场化机制。

近年来,我国在合同能源管理、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开展试点实践,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和制度,取得了积极进展,尤其是碳市场建设方面大有可为,需要进一步推进。

一是碳市场建设与实现节能减碳目标相结合。切实降低我国节能增效减碳成本,增强财税政策、法律手段与市场机制等不同政策的协同效应,形成减碳与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生态建设等工作联动局面。

二是科学合理分配排放配额。试点地区要结合自身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科学设定碳排放总量,合理确定配额。

三是逐步培育和完善国内碳市场。我国已经出台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自愿减排交易活动。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创造更多市场需求。

四是做好相关支撑能力建设。筹备建设重点企业、事业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进认证核查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交易平台,为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

总之,建立碳市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十二五”期间主要是做好试点工作,探索和积累经验。“十三五”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市场。这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增效减碳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节能增效减碳的长效机制,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走绿色循环低碳之路是未来发展大势所趋,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高度融合,紧密结合,真正让生态文明理念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实践上结出硕果,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迈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