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伟大理想指导人才培养工作
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 曾燕
为了把高校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优势发挥出来,首先需要高校把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具体说来,就是要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高校科研和学科建设以及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
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是增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强劲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亟须一股新鲜血液注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成为其教育资源的最新动力,中国梦的提出正适时所需。
对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既是全中国各族人民的梦,也是每个学子成才之梦、创新之梦、报国之梦。在中国梦伟大理想的感召下,广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求实效。
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将推动高校科研和学科建设跃上新台阶。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建设者和专门人才,而专门人才的培养任务历史地落在了高等教育的肩上。为了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需要高校更加重视加强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批用得上的各级各类应用型人才,让他们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出骨干和生力军的作用。中国梦伟大理想也成为加强高校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最新指针。
在开展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上,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要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在推动科学技术的更大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在重视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学校的学科建设。高校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真正培养出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让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用智慧和双手托起中国梦的梦想之光。
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支点。高校是传承人类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在高校开展先进文化建设中,要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围,即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铸造大学精神、营造校园良好文化氛围、增强师生凝聚力、推动高校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它赋予大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置身于校园文化浓郁的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要始终围绕着为民族复兴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题,将中国梦的元素贯穿到校园各种文化建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