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胡敏:以加快结构调整、释放制度红利应对经济下行风险
胡敏
2013年07月23日10:02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胡敏:以加快结构调整、释放制度红利应对经济下行风险

以经济筑底时间换取结构调整空间

当前的经济困境既是国内外错综复杂局面的反映,也有近年来结构调整滞后、升级乏力的结果,还有前期4万亿投资刺激的负面效应积累将体制弊端进一步固化的原因。

中央提出,当前需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具有许多有利条件,稳增长、稳物价的“双稳”目标的实现,使我国经济走势缓中趋稳的脉络已经清晰可见。虽然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在增多,但要用新视角和新思路,正确认识发展大势,把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施策,注重创新驱动,坚持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显然,稳定政策是前提。李克强总理提出,不要因为指标变化轻易改变政策。因此,在此前的几次调研座谈中,他清晰地提出,要有效盘活金融资金存量和财政资金存量,要进一步通过去杠杆化和去产能化变“存量”为“增量”。今年以来,我国货币发行量和银行存款量双双突破一百万亿元,外货储备已达到3.5 万亿美元;据有关方面测算,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存量也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显然,我们不能再企图靠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和财政资金注入,用“增量刺激”的“麻醉剂”进一步固化结构和体制的弊端。当然,要盘活用好现有资金存量,有可能会延续经济下行的筑底时间和带来体制转换的阵痛,但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我们就不能赢得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空间。一定意义上,这正是“稳中有为”、“稳中有进”的内涵。

“稳中有为”还要重在结构调整上“有更大作为”。要充分抓住启动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激活创新创业潜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释放城乡消费潜能。

“稳中有为”更要在深化改革上“有更大作为”。转变职能、减少审批、简政放权是将“错接在政府身上的手”换上“市场的手”。同时,以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更多的让市场发挥发挥好价格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是将制度改革的红利充分释放出来。上周末,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 就迈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一步。也完全可以相信,全面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会超乎我们的想象和期待。(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胡敏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