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胡仙芝:“能吏和循吏”的用人智慧

2014年06月04日09:22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原标题:“能吏和循吏”的用人智慧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公共管理中,在人才使用的能岗匹配关系上同样也需要追求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平衡,追求不同人才不同岗位之间的匹配协调和辩证统一。就比如岗位与人才能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讲,因事设岗是正确的,而因人设岗是不科学的。但从人才资源管理的效度出发,“以人为本”的人才使用理念往往意味着从人才的能力出发,这就必须通行“因人设岗”,“因材施用”,“量才而用”。为此,在实际管理中,因人设岗与因事设岗的原则是有机结合的,这也体现了能岗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能吏与循吏的使用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能岗匹配之间的辩证统一。

  关于“能吏和循吏”使用的思考

  龚自珍在清代就呼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到了现在,我们需要结合人才的特点,更需要结合时代需求和历史使命、结合国家战略和组织目标,有机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综合而言,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加强组织工作,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岗位进行实际分析,对不同地方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析,对该组织工作所存在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按照需要和岗位需求来选拔配置不同类型的人员和官员,确保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正面和总体绩效,使用人绩效达到最优。此外,组织干部要创新选人用人方式,要引进科学的选拔方式,在岗位需求与能力识别方面创新工作机制,树立科学的考核导向和用人导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干部工作,全面科学地考核干部,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从而达到用人到位,使人尽其才、材尽其用,确保组织功效和人才个体贡献协调平衡。

  完善干部评价制度,力求实现多元化、合理化。干部评价制度直接影响到用人导向,因此,干部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干部评价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干部行为取向,影响组织绩效和用人绩效。对于循吏和能吏的恰当使用,首当其冲的是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多元的、科学的干部评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干部用错了地方也不行”,“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干部”。一方面,我们应该避免对任何岗位的政绩指标都体现为经济指标,干部评价不能“GDP至上”,尤其是那些非经济部门、不能以经济发展作为主要任务的功能区域的领导以及岗位系列,我们应该降低GDP指标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特殊的岗位,我们也不能以循吏的标准来苛求之,对其所采取的创新和改革应该有更大的包容和空间。总之,建立和完善干部评价制度,需要我们更加精细、科学地设计一些客观合理的评价标准,力求干部评价体系多元化、合理化。

  加强对干部使用后管理,完善干部培训、交流、监督等配套机制。岗位需求随着形势变化而逐步更新内容,干部能力也随着经历和时间而逐步增长,因此,合理的干部使用绝不只限于干部选拔这个环节,合理的岗位配置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化的调适过程。要实现干部使用绩效的动态合理化,需要建立和完善干部使用后管理制度。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研究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