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黨內法規制度真正成為硬約束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前在河北考察調研時指出,有些政策規定是約束性的,有些明確是剛性要求,卻成了“稻草人”,成了擺設,這樣就會形成“破窗效應”。
“有生命力的制度,應當是科學合理、務實管用、適應需要、便於執行的好制度。”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胡建淼認為,制約當前制度執行力提高的一大障礙是制度本身存在的不適應、不協調、不銜接、不一致等問題,經過清理,將那些不該繼續執行和事實上已不再執行的黨內法規制度予以廢止和宣布失效,達到制度“瘦身”的目的,同時對需要修改的黨內法規制度安排進行修改,達到制度“健身”的效果,可以為提高制度執行力掃清障礙。
專家認為,經過這次清理,繼續有效的文件可以說是“有一件算一件”,必須得到嚴格執行,確保有規必依、執規必嚴、違規必究。
這次中央《決定》明確要求,對繼續有效的467件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貫徹落實力度,完善制度實施后評估機制、督查機制、問責機制,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規行為,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現象,切實維護黨內法規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確保各項制度規定成為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
專家認為,黨內法規制度真正得到實施,單靠一次集中清理並不夠。這次集中清理只是解決了此前黨內法規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今后,還要按照中央要求,建立健全清理工作長效機制,既要重視定期清理,一般每5年開展一次集中清理﹔也要重視日常清理,在制定或者修改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時,同步對與之不協調、不銜接、不一致的相關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實現清理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
“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是一個不斷向前推進的過程。”任鐵纓說,集中清理之后,適應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中吸納這些年黨建創新的成果,黨的法規制度將更加具有生命力,將為管黨治黨、執政治國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新華網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華春雨、黃小希、徐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