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於經濟責任界定
界定經濟責任是實行經濟責任問責的基礎。《辦法》依據《規定》,在第三章第十四條至第十七條規定了經濟責任界定,明確了被審計領導干部在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存在問題應當承擔的直接責任、主管責任和領導責任,並分別規定了界定的標准。
四、關於經濟責任問責適用
《辦法》第四章第十八條至第二十三條對經濟責任問責適用作了規定。在具體問責方式的選擇上,《辦法》區分被審計領導干部負有的直接責任、主管責任、領導責任,根據較輕、較重、嚴重、應當從重、可以從輕的情節,來確定應當採取的問責方式,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在問責適用上,《辦法》第二十三條還對與其他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的銜接做了規定: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五、關於經濟責任問責程序
為確保經濟責任問責過程正當有序、經濟責任問責結果客觀公正,《辦法》第五章第二十四條至第二十九條規定了經濟責任問責程序:對被審計領導干部及相關人員需要問責的,由本級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討論后,報請本級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同意,由相關機關根據經濟責任問責建議,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規定程序履行問責的有關職責,在規定期限內作出問責決定。問責決定送達被審計領導干部本人及其所在單位,抄送有關部門和本級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並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一起按照有關規定存入被審計領導干部的個人檔案,作為有關部門實施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對有關部門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問責職責的,應當依法追究相關責任。對經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被審計領導干部實行問責,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的程序辦理。
有權利必有救濟。受到問責的被審計領導干部及相關人員可以依法向作出問責決定的機關提出書面申訴,問責決定機關按照規定辦理申訴事項。但申訴期間,不停止問責決定的執行。
六、關於《辦法》參照執行范圍、解釋主體和生效時間
《辦法》第六章“附則”規定,對其他審計工作和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領導干部及相關人員需要實行經濟責任問責的,參照《辦法》執行。省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可以依據《辦法》制定相應的問責實施細則。《辦法》由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審計廳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