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所說的國外行政改革大體是指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的20多年時間中,世界上以歐洲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開先河並迅速波及其他國家的政府治理理念、政府運營方式以及政府組織形態和運行機制的變革浪潮。1979年撒切爾夫人出任英國首相並推行西歐最激進的政府改革計劃,以及1980年裡根當選美國總統並嘗試大規模削減政府機構人員規模、收縮職能、壓縮開支、倡導公共部門私有化,標志著這次全球性行政改革的開端。在隨后跟進的改革實踐者中,既有后工業化的發達國家,也有正處於轉型和發展中的國家﹔既有老牌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有傳統的社會主義國家﹔既有君主立憲制國家,也有民主共和制國家﹔既有單一制國家,也有聯邦制國家﹔既有內閣制政府,也有總統制政府﹔既有自由市場經濟,也有政府導向型市場經濟。高舉改革旗幟的,既有右翼政黨也有左翼政黨。總之,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行政改革,的確超越了政黨、主義、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的界限,業已在全球范圍內得到空前廣泛的認同和呼應。從行政發展史的角度看,由於這次改革在廣度、深度、力度上都有不同尋常的特征,因而具有劃時代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行政改革”不僅成為幾乎是各國政府實實在在的形象工程,而且也成為理論、媒體和社會一般輿論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之一。由於實施行政改革的國家遍及全球,它們在不同的國內背景條件下採取了各有特點的改革戰略和措施,因此很難做出一個包羅萬象的總結,而隻能根據現有材料進行粗略概括。大致說來,正在進行中的這次行政改革表現出五個主要趨勢。
一、公共行政的民主化
至少有兩方面內容,即權力分散和放鬆規制。權力分散。涉及到民主的價值本原,體現出權利向社會和公民回歸的社會歷史趨勢。包括“分權”和“權力的非集中化”兩種做法,前者是權力與責任的一起下移﹔后者是將不包括決策責任的權力下移。權利分散的好處是反映了人性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普遍本質﹔可以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創造性﹔更易於使管理權力與責任有機結合,從而增強管理者的責任心,使政府更接近人民﹔使政府更方便獲取民眾的反饋,從而提高政府回應速度和決策質量﹔使政府更能夠減少繁文縟節和提高行政效率。在這方面,瑞典政府以其在中央和地方承擔廣泛的公共服務職能的眾多自治機構或代理機構而著稱於世。在上世紀80年代的改革中,它所普遍實行的各部自主權為其他國家樹立了典范。如荷蘭政府的“自主化機構”、丹麥政府的“契約局”或“國有公司”、法國政府的“責任中心”、加拿大政府的“皇冠公司”以及“特別執行局”、澳大利亞的“國家公司”等等,都與瑞典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處。而日本的地方分權則是行政體制改革方面的另一種范例。為了將戰后確立的地方自治法落到實處,日本在90年代的改革浪潮中於1995年推出了歷史性的“地方分權推進法”,並成立地方分權推進委員會來促其落實。具體措施是廢除中央干預的兩大基礎,即廢除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的行政事務,清理和縮小中央對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從而強化地方的財政獨立。同時又在總理府設立“國家地方糾紛處理委員會”,公平獨立地處理中間的矛盾,建立中央與地方平等的協作關系,推進地方分權,遏制中央干預。
放鬆規制。規制是指政府為謀求社會整體利益,設立並依據一定規則對社會特定主體限制權利或課以責任的強制性行為。規制分為政府內部管理規制和政府外部管理規制。外部管理規制又有經濟性規制和社會性規制之分。經濟性規制主要是政府為確保市場公平競爭、資源配置有效和保障消費者利益而對經濟主體設立的一系列認証、許可、條件、標准等的規則。社會性規制主要是政府為了保証社會安全和公民權益而在相關領域設立的一系列規則。伴隨各國政府職能的擴張,規制功能逐漸走向初衷的反面,成為限制企業發展和公民自由的工具。為了恢復民間的自主與活力,放鬆規制成為這次行政改革中的主要內容之一。美國和日本可視為這方面的典型。
美國放鬆規制的改革主要集中在1986年之前的10年裡面。具體措施:1.將對某一個行業的全部規制比如價格、進入、退出以及經營空間等的控制,統統取消﹔2.對某一個方面或領域實行彈性管理,類似價格的浮動管理、行業進入數量限制的取消和資格的保留等﹔3.對某一產業特定部分的規制放鬆(電力管理的基礎網絡和電力生產分離以后對電力生產的放開就屬於此類)﹔4.設立經濟規制的“成本與效益分析機制”和社會規制的“風險分析程序”,將規制關注的焦點從過去的中間過程轉向實際結果的控制﹔5.設立專門的領導機構,負責對聯邦各機構新規則的審查,不審查不得頒布,並對以往所有規章條例在清理的基礎上或修改或廢除。雖然規制放鬆在日本80年代的行政改革中已經引起注意,但直到1994年才真正進入實質性改革階段。其主要措施:1.經濟性規制按照“原則自由,例外規制”(即大部分放開,個別情況立規)的宗旨大幅度放鬆﹔2.社會性規制是最小限度地保留並進行徹底調整﹔3.推出了一個為期5年的“規制緩行計劃”﹔4.嚴格審查並控制所有新出台的規制並在實行后進行功效的追蹤評價﹔5.設立政府的規制改革與監督機構。在村山內閣和橋本內閣的兩任政府內,大力度的改革使緩行與停止的規制數量達到1797項。
|